2025-05-13
莊馥綺
57
智慧製造與 ESG 的結合已從選項變為必需,能源數據必須與生產行為產生連結,從「知道用了多少」進化到「知道為何用、誰在用、如何優化」。
在智慧製造與 ESG 的浪潮中,IT 與 OT 的融合正成為企業數位轉型的關鍵。鼎新數智顧問吳育賢在泓格科技研討會上指出,過去的「整合」僅是將機台數據與 MES(製造執行系統)等系統串連,例如將工單與設備資訊綁定。
而「融合」則更進一步,要求關鍵參數與訂單達成率、製程需求等深度結合,形成密不可分的資訊流。這種思維轉變讓企業能更精準地管理生產與能源,實現效率與永續的雙贏。
圖:鼎新數智顧問吳育賢/泓格科技提供
ESG 的落地應用對中小企業而言並非易事,尤其是能源管理。吳顧問觀察到,許多企業的能源數據僅由廠務與財務部門掌握,生產端的能耗卻常被視為「必要成本」,缺乏細化管理。
然而,隨著電費上漲與減碳壓力,企業需將能源數據與生產行為掛鉤。例如,透過智慧電錶收集設備能耗,分析每張訂單的用電成本,進而優化報價策略。鼎新數智強調,能源管理的核心在於「透明」而非僅「可視化」——不僅要看到數據,還要追溯數據背後的行為、責任人與製程。
鼎新數智認為,從數位化到數位轉型的過程中,ESG 議題涵蓋透明監控與減碳實踐企業可透過 ERP 與 MES 系統整合碳排數據,生成符合ISO 14064與14067標準的盤查報告。更重要的是,盤查後的行動計畫需聚焦節能與製程改善。
像是鼎新與泓格科技合作,利用智慧電錶監控廠區能耗,協助企業建立能源基線,進而優化設備稼動率或汰換高耗能機台。這種數據驅動的綠色管理不僅回應供應鏈要求,還能降低營運成本。
數據的品質決定了 ESG 與智慧製造的成敗。吳顧問強調,智慧電錶的穩定性至關重要。曾有客戶因自行安裝電錶導致數據失真,凸顯專業安裝與校正的必要性。而泓格科技的優勢在於提供硬體穩定性與售後校正服務,確保數據與實際用電情況相符。此外,電錶部署需有完整規劃,不僅依賴電力單線圖,還要考慮如何將數據歸類至各部門與職能。例如,區分生產與非生產用電,讓管理者能針對性改善製程,實現精準節能。
泓格科技計劃處經理吳忠賢在研討會上強調,與社會責任和公司治理相比,能源管理因有碳稅、碳排標準等明確規範,更易於量化與執行。對中小企業而言,節能不僅回應政策壓力,還能直接降低成本。然而,吳經理提醒,節能效果因場域而異,單靠安裝電錶或系統無法保證省電,關鍵在於數據驅動的策略制定與執行。
要省電,先得知道電怎麼用。泓格科技透過物聯網(IoT)技術,將設備、環控系統等數位化,實現即時數據收集。例如,智慧電錶可監控機台耗電,結合可視化工具,讓管理者快速辨識高耗能設備。這些數據為後續分析奠基,若導入 AI ,還能建立預測模型,優化決策。
吳忠經理分享了多個實務案例,展現能源管理的多元應用。在光電廠,資料集中器整合 Modbus 設備數據,加速讀寫效率,支援台電系統對接。面板廠則因布線限制,採用無線電錶搭配 PDC 系列集中器,實現基材耗電排行與趨勢分析,協助管理者精準節能。
冰水主機監控案例中,紅格泓格簡化數據傳輸架構,提高維護效率。而在會議室情境,智慧控制系統根據人數調整燈光與送風機,實現恆溫與節能。這些案例顯示,物聯網化數據結合客製化圖控,能讓節能策略更直觀且有效。
泓格的 IoT Star 雲端軟體是能源管理的亮點,使用者無需撰寫程式,只需搭配 WISE控制器與 PHC 電錶集中器,就能快速建置私有或公有雲,實現數據上傳與儀表板呈現。吳經理強調,其拖拉式介面讓非專業人士也能自訂畫面,輕鬆監控用電並生成報表。例如,自來水公司利用 IoT Star 監控水塔傾斜與電力數據,透過低頻無線模組克服傳輸障礙,展現系統的靈活性與實用性。
泓格科技與鼎新數智的合作案例證明,當能源數據從被動紀錄轉為主動管理工具時,企業能同時實現經濟與環境效益。未來,企業需將能源透明化視為核心競爭力,將 IT 與 OT 的融合視為戰略而非技術議題。
在碳管制日益嚴格的時代,領先企業已不再僅關注如何合規,而是如何透過數據融合創造永續競爭優勢。能源管理的數位轉型,正是製造業 ESG 實踐的最佳起點與長期動能。
泓格科技 ICP DAS | 精選頻道
3,128 Followers
ESG
泓格科技
以數據採集、數據監控,提供完整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泓格科技 ICP DAS | 精選頻道
3,128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