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8
張明杰
215
近40年來,塑紡等傳統產業及資通訊組裝產業,雖以產業鏈垂直遷移方式移往大陸發展,但台灣不僅未出現產業空洞化危機,反迎來一波波新產業蓬勃發展風潮。而目前市場聚焦於美主導的產業移出大陸政策,勢必造成大陸產業空洞化危機時,大陸的製造影響力正依循台灣過去的產業外移腳步,透過新市場、新產業及中間品的出口替代,與越、印、墨等新興世界工廠結合的愈來愈緊密。
上周媒體報導,Apple前十大供應商至少六家在越、印設廠,市場不免擔心,美國主導的產業移出大陸政策,勢將造成大陸產業空洞化危機。
然而,這波產業外移風潮並非大陸首例亦非全球特例,早在10年前,即有東莞及深圳的傳統產業台商,首開風氣之先移往東南亞發展;如今,這兩城市不僅未出現產業空洞化危機,甚至聯袂躋進大陸24大萬億GDP城市榜單;再者,早自上世紀80年代起,即有台商以產業鏈垂直遷移方式赴大陸投資設廠,但亦從未聽聞台灣曾因此深陷產業空洞化危機。
1980年代,塑化紡織等傳統產業,因台幣升值掀起第一波外移大陸風潮,接著中上游原物料廠跟進;2000年前後,同樣模式在資通訊產業的產業鏈垂直外移過程中被完整複製。
投審會數據顯示,1991年台對大陸投資1.74億美元,2002年與2008年首破50及100億美元,2011年更創史上最高146.18億美元,去年受美友岸外包政策影響驟降至50.5億美元。伴隨對陸投資年年增長,台外銷訂單海外生產比重自2000年的12%,一路走高至2010年的50%及2015年最高時的59.7%;但這其間,卻從未聽聞台灣因此出現產業空洞化危機。
產業外移的確會為當時出口帶來衝擊,但也拜產業外移大陸之賜,大陸(含香港)占台出口比重自1985年的8.3%倍增至40%左右,對陸出口出超立即填補了原本的對歐美出口衰退缺口。且江山代有人才出,即便終端產品移往大陸生產,但還是會有原物料、關鍵電子元件及半導產業等接棒成為台灣出口新主力;2022年半導體占台出口比重38.4%,其中58%全數出口至大陸。
凡此顯示,近40年來,塑紡等傳統產業及資通訊組裝產業,雖以產業鏈垂直遷移方式移往大陸發展,但台灣不僅未出現產業空洞化危機,反迎來一波波新產業蓬勃發展風潮。
觀諸近40年產業外移對台出口之影響,可發現,伴隨產業外移後的出口市場替代、新產業崛起替代及中間品取代消費品成出口新主力,讓台灣得以在避開產業空洞化危機的同時,迎來一波波新支柱產業的崛起與發展。
同樣的,正當市場聚焦,美主導的產業移出大陸政策,勢必造成大陸產業空洞化危機時;如下圖所示,大陸的製造影響力正依循台灣過去的產業外移腳步,透過新市場、新產業及中間品的出口替代,與越、印、墨等新興世界工廠結合的愈來愈緊密。
1995至2022年的近30年時間,大陸的進出口貿易只曾於2009年、2015年及2016年出現三次下滑;且近幾年來,即便有疫情及美在岸友岸外包政策等利空衝擊,但大陸出口出超依然持續創高。去年,大陸進出口總值首次突破人民幣40萬億元大關,並分以3.59萬億美元及8776億美元創出口及出口貿易順差的歷史新高;另WTO數據顯示,2022年的大陸出口全球占比,仍比美對中加徵關稅前2017年的12.7%及疫情前2019年的13.2%,高出1.7及1.2個百分點。
美商務部數據顯示,墨西哥取代大陸成美第一大進口國,陸占美進口比重從2016年的21.6%下降至去年的16.5%,但值玩味的是,近幾年來的大陸出口出超不減反增;主因為大陸對發達經濟體的出口下降,已完全被對新興經濟體的出口快速增長所取代。
今年前七月,歐美占大陸出口占比持續下滑至46%,非歐美市場占比反向上升至54%;且值注意的是,除東盟大陸出口占比,從2000年的6%躍增至今年前七月的16%外,俄羅斯、非洲、拉丁美洲及中西亞等亦已為大陸近年貿易增長新支撑。
此前,台產業大量移往大陸發展,但拜台商自台灣大量進口原物料及半導體等關鍵電子元件之賜,台灣每年對大陸出超1,500億美元;同樣的,即便大陸產業外移風潮方興未艾,但拜越印墨等供應鏈未臻完善之賜,陸中間品及資本品出口占比從2000年的六成上升至近年的八成,大陸已一躍成為越印墨第一大進口來源國。
去年,大陸占印度進口比重14.2%、占墨西哥進口比重22%,占越進口比重更從2010年的26%跳升至去年的32.9%;在此同時,2022年大陸對印度貿易出超首破千億美元,對越順差更創史上最高的602億美元,對墨西哥則是從2013年的237億美元倍增至去年的601億美元。
另就新產業崛起替代分析,疫情以來,家電、傢俱等老三樣產品的出口衰退缺口,已完全被電動汽車、鋰電池及太能電池等所謂新三樣產品的大幅增長所替代;今年上半年,新三樣產品合計出口增長61.6%,整體出口增長貢獻至少1.8個百分點;新三樣產品占大陸出口占比從2021年Q1的不及2%,躍增至今年上半年的至少5%以上。
首席經貿觀測站
219 Followers
首席經貿觀測站
219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