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30
趨勢再發現
416
以後的術業有專攻,全部交給AI就能萬事通? 未來有了AI,專業性再也不重要了嗎?
未來AI能力變得更強的同時,在專業領域的工作者再也沒有優勢了嗎?
現在的AI已經成長到什麼地步?
從語音辨識的多語言轉換、地圖導覽的路線時間判斷、線上客服機器人的智能回應、到實際在街道馳騁的無人駕駛車、工廠流水線上的電腦視覺輔助,以及近年來大鳴大放的生成式AI等,人工智能已經融入我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科技的洪流奔騰之下都有AI的身影。
AI從大量的數據及資料分析加以運算,探索深層資訊,建立預測模型,產出非常精細的預測結果,這也為儲存大量資料,及複雜的資訊解構活用帶來一線生機。
許多職務的成長往往需要時間的堆疊、流傳下來的經驗及知識的累加,AI則不然,它的資訊吸收能力不須經過大量時間消化,解構速度也比人類大腦快上好幾倍,並快速產生新的解決方式,就像打敗世界棋王的AlphaGo一樣。
在交付餵養了大量的數據及資訊後,成為運算重要的基礎,AI借助硬體的運算力,快速從中解析出成果,這也是目前生成AI會這麼大受歡迎的原因。
AI縮短了目前我們已知的學習歷程,並加速經驗和資訊的產值。
想像一下未來可能的場景:
找出你的過往病史,幫你診斷病況、安排療程的是AI醫生
引述律法法條,在法庭上進行來回攻防的是電腦上的AI律師
你覺得,這樣的未來有可能會發生嗎?
在法庭上舌戰群儒的律師,未來是否會被 AI 取代,只能黯然離場?在手術台上妙手回春的外科醫生,未來是否會被冰冷的機器手臂所替代,從此退出歷史舞台?引以為傲的專業技能,在AI的強勢衝擊下似乎變得脆弱不堪,但對比實際情形,發生的可能性卻很低。
為什麼?
AI的確有強大的能力,從海量的資料挖掘出人類可能難以發現的規律,也可以活用新資訊學習再進化,並在重複的工作中展現及高效率和準確性,但AI也有侷限:情感和創造力。
高專業職業例如醫生或律師、法官等,除了海量的知識庫作為基礎、豐富經驗作為前行明燈,重點仍是人與人之間信任感的建立。
人類可以展現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不論是理解複雜的社會關係,或是供給感性面上的歸屬感,這仍是AI無法完成的事情,醫生依據個案病因的多元性,輔佐多種不同且對病患較合適的治療方式;法官依據多重肇因,做出最為平衡的判決,都是感性因素同理之後的結論,而不是單一是非對錯的結果。
與其說AI會讓高專業職業失去工作價值,不如說是突顯身而為人的價值。
人類的學習歷程漫長且耗時,智慧的結晶只能隨著時間緩慢積累,但情感的共鳴,及創造力的爆發,AI或許能夠模仿,但無法複製人類的情感和靈魂,這讓時間和經驗在AI時代是個珍貴的存在。
未來的職業生態勢必是人機協作普及化的時代,大量的資訊和數據,可以餵養給看不見的AI分身,數位世界的AI員工能高效率且不費力的完成工作,讓我們從重複且低效工作中解放出來,專業人士反而需要積極活用AI,充分發揮AI潛能,提升自身的技能和素質,讓自己的專業在AI時代也能大放異彩。
AI不會成為人,也沒有替代為誰的可能,專業永遠是因為不斷進化,努力學習,才能成為專業。時間和經驗是我們珍貴的寶藏,將兩者昇華為更深層次的智慧,活用人類強大的情感能力,才能將專業展現在更廣闊的工作舞台上。
趨勢再發現
199 Followers
趨勢再發現
199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