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7
77
當前食品業面臨缺工嚴峻、食安壓力加劇與驗廠頻繁等多重挑戰,企業該如何突破困境?本篇文章聚焦兩大主題:一是AI如何協助食品製造現場提升效率、降低人力與品保成本;二是透過數位化與AI工具,簡化食安追溯與驗廠資料管理。從智慧製程到電子歸檔,AI已成為食品業不可或缺的營運助手,幫助企業掌握品質、因應法規、強化競爭力。
面對食品製造業日益嚴峻的挑戰──包括人力短缺、少量多樣的訂單型態,以及食安與驗廠要求的持續升級,企業再也無法依賴傳統人工作業與紙本管理。本篇聚焦兩大主題:其一是AI如何協助食品業者有效降低營運成本與人力負擔;其二則說明AI在食安追溯與驗廠應對上的強大輔助角色,為業者帶來具體效益。
隨著老師傅逐年退休、青年不願入廠、移工難找且素質不穩,食品業缺工問題已進入警戒線,企業唯有將「可自動化者自動化」,並進一步善用AI才能因應現場的人力斷層與經驗流失。AI在生產現場的角色,從單純機械手臂的操作執行,已升級至具備「思考」與「判斷」的輔助大腦。例如在製程參數優化方面,AI可根據IoT即時數據進行分析,針對異常製程進行預警,避免良率下降。過往依靠老師傅經驗判斷的品保作業,如今可透過AI影像辨識與磅秤整合,降低人為誤投、投料錯誤、層數錯誤等問題,讓品質不再「靠感覺」。此外,AI技術亦應用於人員安全與SOP稽核,例如判讀作業人員是否正確穿著防護裝備、是否依照洗手流程作業,進一步降低生菌數風險,確保食品安全。從「能講就能用」、「能管不加人」的應用理念出發,AI正逐步成為新一代「數位老師傅」,幫助企業累積知識、傳承技能,並將人力從重複、耗神、需經驗的作業中釋放出來。
除了製程現場,食品業者在食安管理與驗廠應對上,也常面臨文檔龐雜、人力動員大、查找困難等問題,尤其KA(關鍵客戶)驗廠頻率日益增加,廠商需應對法規證照、生產紀錄、衛生管理、供應鏈追溯等六大類文檔,若仍仰賴人工準備,極易出現遺漏與錯誤。AI與數位化系統的導入,有效簡化了這一流程。透過電子化歸檔與集中管理,所有資料可依品項、對象別、通路快速查找,達到順逆溯查、文本留底、到期提醒、版次管理等功能。不再需要大規模動員,只需一人即可完成快速應對。
在衛福部推行的「非追不可」制度下,食品業者必須針對每一品批製造日期與效期進行上傳管理。鼎新流通所導入的AI+PDA+OCR方案,不僅可在低溫環境下進行無網作業,也能自動辨識日期與批號,免去人工抄寫與謄打,真正做到「資料正確」、「免重工」、「快速上傳」。ERP與食安系統的整合,更實現從日常生產到稽核上傳的全自動化流程,大幅縮短作業時間與錯誤率。當發生異常狀況時,企業也能快速調閱相關批次資料,精準召回,避免擴大損失。
食品業要邁向未來,不能只靠過去的經驗與人力堆疊,從生產線的AI影像辨識、數據監控,到後端的驗廠應對與食安上傳,全流程的智慧升級正成為企業持續競爭的核心。AI不是科技炫技,而是解決「缺人」、「缺準」、「缺效率」三大痛點的務實工具。當食品業者能善用AI,串聯起人、機、料、法、環,便能在成本、品質、安全三重壓力下找到突破口,在新時代中站穩腳步。
觀看完整內容請下載附件簡報
流通全視界
2,705 Followers
AI賦能
趨勢迎變局,AI將使ERP走向戰略核心
透過AI賦能,ERP可以從語意理解、預測分析到流程自動化,更是串聯與驅動決策的關鍵中樞
流通全視界
2,705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