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時間賽跑時,設備聯網的遠端監控系統能幫助您的7個重點

2022-02-07

542

設備聯網聽起來是個複雜且有難度的功能,但卻是數位化轉型不可或缺的必經之路,事實上目前的智慧化系統應用已經比你我想像的還多,以下列出的7個重點可以讓現場管理者更清楚遠端監控的方便性...

1. 連動設備

機台跟設備以往都是獨立個體,實際的機台狀態無從確定,可能要等三色燈的紅燈亮起來才知道設備異常;生產數量由操作人員手動紀錄,但也不夠精確,經常無法確認有沒有趕上今天預估的生產量,班長每個小時就跑一次產線確認進度;模具什麼時候需要維修保養,要翻以往的紙本的紀錄才知道...但設備聯網可以依照工廠端的需求,使用手機APP遠端連動到多個機台及設備,作為方便的遠端監控系統,隨時查看設備狀態、機台生產狀況、生產進度、生產數量統計、維修紀錄等等。在APP上呈現機台的真實狀況,是使用設備聯網的方便性能。

 

2. 生產狀態

真正在生產時其實是有很多眉角需要注意的,計算每站生產工時、達到每天欲產數量、注意工單關閉日期。因為一天就只有24小時,每天生產的數量都是固定的,按部就班的完成每日事項是生產時要特別注意的事情,避免要求的數量做不到,工單無法完成直接開天窗。設備聯網在手機上也能同步顯示並追蹤目前的機台生產狀況,一機在手可讓管理者活用時間,遠端監控整體,有系統性的圖表顯示也能一目瞭然整體生產的狀態。

 

3. 即時反應

有很多突發狀況如果不即時處理,生產進度就會卡關無法照預期走。比如料來不及備齊沒辦法生產、站點沒安排好導致某些站點塞車、機台生產卡住速度不夠快等等,產線的組長跟班長常常應付這些狀態東奔西跑。APP因為隨時監控的關係,能即時在手機上反應,至少管理者來得及對於這些生產障礙快速進行排除,讓機台可以順利繼續運行。

 

4. 異常通報

這邊指的異常是指機台或設備出現問題的異常。一般來說,開線前設備工程師會進行測試,但無法確認目前機台的狀態是否穩定,只能確認能否運作,中間一但發生異常,要停線確認機台的問題是不是能立即修復,能快速修復也至少要停個半小時,不能的話還要調度機台,再通報維修,這中間的生產時間都損耗掉了。


設備聯網的遠端監控特性,能透過機聯網系統性地列出目前機台狀況,有問題也會立即在手機上顯示異常,讓管理者在生產前能根據現有狀況進行調度,並及時將有問題機台派修,以維持生產進度不落後。

 

5. 數據管理

以往的機台生產數據是由操作人員分神手動紀錄,數據分散且零碎,生產完畢之後再集中手動加總,並統和所有機台的生產數據,但因剛開始的紀錄已經不準確了,即使後續加總,算出來的稼動率及下次生產的預估值就只能做為參考值而已,這種狀況下的產值都是被低估的。


設備聯網等於是在機台上連上自動化機器的小型設備,感測器追蹤每個機台的生產數量並作好完整記錄,工單結束後也能針對工單的生產總額自行計算,等於新增一個自動人力去統整生產數據,可省去許多被耗費的時間。

 

6. 管理設備

工廠裡的機台與設備數量眾多,以往雖有點檢表去記錄機台狀態,也統整紀錄到excel,但每個設備要維修或檢查的頻率都不一致,電腦不會提醒什麼時候哪台設備或機台該進行維修保養,若後續更換或新增設備,管理上又更加複雜。APP連動同時可以將點檢項目、設備狀況異常通報、維修紀錄、設備故障原因紀錄及分析通通顯示在手機上,讓管理者對於監控廠內的設備或機台狀態,都能運用APP系統化通盤了解並進行管理。

 

7. 問題分析

小至設備,大至整個產線的運作甚至後續的數據分析都是需要檢討的,作為下次的生產問題改善基礎,讓之後的生產流程更加順利。以往耗費不少時間在紀錄設備問題、生產問題、數據整理等等資料,然後開會一次通盤檢討。但設備聯網會幫管理者紀錄不良原因,精準統計生產數據並分析,做為之後的產能預估,而設備問題的紀錄也可以在之後的維修保養時做部分加強,對於管理者來說,時間可以更加靈活運用。

 

上述7點是整理出目前手機APP設備聯網可以為產線帶來的幫助及運用,遠端監控機台及產線並系統化的管理,對於現場管理者來說是相較省時便利,並能活用時間處理更多事務的實用工具。數位化並不困難,重點是知道如何做,工具可以如何運用才是目前數位化的重點,提供給管理者做個參考。

 


製造搜查線

97 Followers

用淺白的話語明瞭工廠,用輕鬆的角度閱讀製造,體會小品的角度來了解數位化的現在可以如何影響製造業的未來,搜查各式各樣的線索,讓你從小細節見到製造業不同角度的端倪。
知識主題
交期/生產管理
IoT物聯網/機聯網
智慧製造&工業4.0
缺工議題
設備數據
生產資訊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