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涉、權力下放,巴菲特挑選好公司的9大原則

2024-05-07

Lawrence A. Cunningham(商業周刊)

就享讀好書

707

5月4日,一年一度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股東大會」登場,全世界都在關注巴菲特如何出手。巴菲特執掌波克夏50餘年,他如何讓波克夏成為聲名遠播的選股公司?波克夏擁有超過50家子公司,跨越貿易、金融、製造等眾多領域,它們又共同具有哪些特質?本文收錄在《巴菲特選好公司的9大原則》,分享了其中的「原則六:不干涉原則」,揭示他如何發現好公司的祕密。

不干涉原則:權力下放給子公司,主管授權給員工

波克夏的奧馬哈企業總部雇用二十四人,波克夏位於世界各地的子公司則雇用超過三十萬人。波克夏高層採取不干涉的做法,強調波克夏文化的兩大重要原則──權力下放,以及讓個人擁有自主權


一般的商業組織則大多採取階層制度,透過委員會與會議,以層層上報、層層監督的體制掌控公司。波克夏刻意採取「不干涉」的管理方式,不過,這其實也是不得不然的結果──波克夏擁有數量驚人的子公司,而且涉足各種產業,不可能採取事必躬親的嚴格掌控方式。


波克夏一開始便選擇將權力下放的經營方式,顯示公司重視自主權,相信人們會善加利用交到自己手中的權力。不論是製造、經銷、顧客服務、購併,或是營運的任何面向,讓負責人做決定將帶來無形的商業價值。


波克夏除了母公司採取權力下放的模式,旗下許多子公司也是一樣;在波克夏的大家庭,大量子公司中的個人擁有公司的支持,但也被授權建立個人的成功事業。


巴菲特(左二)與查理蒙格(右一),兩人合作執掌波克夏,為長年的合作夥伴。圖︱Wiki


專業顧問團隊教你做菜:頂級大廚

桃瑞絲.克里斯多福創立的頂級大廚公司,充分展現出組織提供自主權可以獲得的好處──以及隱藏的缺點。克里斯多福雖是親力親為的管理者,她主要的商業模式是放手讓大家去做。


克里斯多福最初在家中地下室創業。第一年(一九八一年)一共招募十二位顧問,總銷售額六萬七千美元。一九九七年達四億兩千萬,廚房顧問數成長至兩萬五千人,而且不久後就翻倍,接著又成為三倍。


克里斯多福小心選擇廚具,務必使專業人士和新手都能享受做菜的樂趣。她在推銷廚具之前會先實驗所有的產品,還親自擬好展示用法時的食譜和菜單。


然而頂級大廚成功的關鍵是公司的廚房顧問團隊。這個團隊是權力下放與自主權的絕佳範例,顧問最初加入公司時,會先繳一小筆錢,購買廚房秀會用到的廚具。公司會教顧問展示廚具的方法,並提供食譜與注意事項。


顧問的初始佣金是總銷售的兩成,超過目標銷售額的部分可以再多領二%。顧問每個月只需要達到相當低的基本業績,可以自行決定要花多少時間銷售。公司提供的銷售誘因還包括免費的全家旅遊。顧問沒有固定的上班時間,也沒有指定的推銷區域。大部分的直銷組織每週都會開銷售會議,但頂級大廚一個月只開一次,而且每月的聚會是溫馨的加油時間,而不是許多公司壓力爆表的銷售檢討大會。頂級大廚的聚會除了討論銷售事宜,也是提振士氣的社交機會,顧問可以交換有用的點子。


頂級大廚也採取多層次傳銷模式。顧問可以招攬自己的下線,而下線也能賺取銷售佣金。頂級大廚確保上下線的銷售來自真正的消費者,不像有的多層次傳銷是靠下線購買產品,純粹是老鼠會。


克里斯多福信奉「有權力的責任」原則:「人們不喜歡被指揮……要讓(員工)自由發揮」。



巴菲特為何買下頂級大廚?

二〇〇二年時,頂級大廚的年銷售額突破七億美元。克里斯多福聯絡波克夏,請求在奧馬哈與巴菲特碰面。


巴菲特明白告訴克里斯多福,她個人的淨資產不會因波克夏而增加,甚至可能減少。他好奇為什麼她要賣掉事業?


克里斯多福用「價值觀的價值」解釋自己的決定:她想把公司交給波克夏的原因,在於她想保護銷售團隊與員工,還想保護她們一起建立的文化。上市可以帶給成功的創業者驚人的報酬,然而克里斯多福看重波克夏的文化,波克夏不干涉子公司的營運,而且承諾讓公司永續經營。


很會看人的巴菲特立刻對克里斯多福產生好感,兩人在三週內敲定交易。


巴菲特與比爾蓋茲。巴菲特的投資經營哲學廣受關注,每年波克夏股東大會也是投資者的朝聖大會。圖︱Wiki


權力下放,同時也全力支持

二〇〇三年一樁最終導致波克夏終止股東慈善捐款計畫的政治立場爭議事件,讓人看到波克夏是如何支持頂級大廚的顧問、如何替他們著想。


企業一般由董事會選擇公司的慈善捐款對象,但波克夏不同,波克夏的捐款計畫在一九八一年由蒙格制訂,捐款對象由股東選擇,董事會則決定總金額。波克夏的股東指定五花八門的慈善收款人,例如「天主教社會服務中心」,以及「美國計畫生育聯盟」。


在二〇〇〇年代初,關切墮胎等熱門議題的行動主義人士,發起抵制波克夏子公司與產品的運動,頂級大廚公司首當其衝。始料未及的副作用影響持續擴大,克里斯多福不得不上報巴菲特。


最終的結果是波克夏終止股東慈善捐款計畫。


這個決定反映出「不干涉的管理方式」加「子公司自主權」令人意想不到的一面:不干涉的意思並非讓人自生自滅,而是要提供協助。高度分權的組織如果要能自治,所有代表組織行使自主權的人,都要能獲得組織的支持。


以頂級大廚而言,廚房顧問正是組織的代表人。為了保護波克夏所重視的自主權與尊嚴等基本價值,公司寧願付出代價,取消股東慈善捐款計畫。


巴菲特寫道:(這次的抵制行動)意味著信任我們的人士,收入嚴重受到影響,然而他們不是我們的員工,也無法參與波克夏的決策。對我們的股東來說,由波克夏出面捐款比他們直接捐款,較具部分節稅效果。然而相較於(頂級大廚旗下)苦心建立個人事業的忠實夥伴所受到的傷害,節稅是小事。查理和我認為,靠傷害正直、努力工作的人,讓我們和其他股東得到些微的節稅好處,不具慈善意義。


本書由作者親訪巴菲特,記錄股神57年內買進50家好公司,建立市值約8,800億元的企業帝國,挖掘9大選股原則和波克夏永續發展的祕密。


※本文摘自《巴菲特選好公司的9大原則:看股神親手為波克夏打造企業護城河》 ,由商業周刊授權轉載

✩ 訂閱頻道,第一時間接收強檔好書訊息,還有不定期贈書活動!





就享讀好書

210 Followers

精選好書這裡讀!吸取第一手好書訊息,共讀精彩內容

書籍介紹

《巴菲特選好公司的9大原則》

唯二獲得巴菲特許可,在波克夏股東大會現場販售的書。九大原則,學巴菲特這樣選價值股、打造好公司!

知識主題
經營管理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