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罰1500萬?企業該如何迎戰個資法新規範!

2025-04-30

編輯上稿

Vivian Chiu

21

零售業在《個人資料保護法》修法下所面臨的資安挑戰與應對策略,隨著個資外洩事件頻傳,如百貨與電子零售業遭駭,政府於2024年11月修訂《零售業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管理辦法》,將納管對象擴大至6,800家業者,並強化資安要求與罰則,說明國際趨勢如歐盟GDPR與加州CCPA,提醒跨境經營者須注意合規風險,並建議相關對策,包括建立隱私政策、強化技術防護、落實教育訓練及持續監控,期望協助業者在信任為本的數位時代中穩健經營。

【你的個資還好嗎?】

從百貨業資安風暴看零售業新法下的轉型生存戰

當外洩成為常態,品牌信任正面臨「資料決戰時刻」

近年來個資外洩新聞不斷,經濟部也針對這些案件做出相關處置,2023年5月裁罰 : 某A百貨業者接獲匿名網路勒索信件,被竊取內容包含業務資料、公司及供應商資料與90萬用戶個資等,調查未確實通知當事人、未明確揭示蒐集個資主體、未採行適當個資安全維護措施等,依據個資法第48條及50條規定處分,業者與其代表人各裁罰新台幣20萬元罰鍰。 


個資成為勒索新戰場

百萬筆資料淪陷,企業與負責人齊挨罰:

這不只是IT的問題,而是全公司的破口!

2024年9月,經濟部裁罰某B電子器材零售業,遭駭客入侵資料庫,竊取公司及供應商50萬用戶各資等,經濟部進行行政調查,發現平台上程式存在安全漏洞,內部缺乏各資管理與應變措施,待改善等事項,經濟部依據個資法第48條及50條規定處分,業者與其代表人各裁罰新台幣20萬元罰鍰。 (註一)


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及加強業者資訊安全管理作業落實,經濟部於去年2024年11月13日修訂並發布了《零售業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管理辦法》,旨在加強對消費者個人資料的保護,透過法規剛性規範業者強化資訊安全管理與因應。


回顧台灣地區《零售業個資維護辦法》修法重點一次看懂:

6,800家企業被納管,違規最高罰1500萬


不只台灣,歐美早已進入「資料權力」時代

跨境經營者注意:違反GDPR可罰7億元,

CCPA賦予消費者主動反制權

除了台灣對零售業者進行更嚴格的法令規範外,業者如有跨境電商或跨國公司開展在地零售通路,也需要了解近幾年歐美地區也頒布 加州CCPA、歐盟GDPR規範如下表,降低資安風險與企業營運的損失。


零售業者的應對策略

從隱私政策到應變機制,五大對策幫你全面築起資安防火牆

面對新法規的實施, 零售業者需要採取積極的措施來確保合規,並保障消費者的個人資料安全。以下是KPMG安侯建業主持會計師(註六),提供的策略重點:


1.規範作法與防範


2.持續監控與應變


信任紅利時代,個資管理是企業新護城河

資訊保護不是成本,而是品牌與顧客關係的價值加乘器

零售業者若能積極落實合規、強化內控、做好消費者溝通與應變,不僅能降低法律風險,更有助於建立信任與品牌形象加分,成為消費者選擇的重要依據。數位時代,資訊保護不再只是法遵責任,更是企業競爭力的關鍵之一。


留言區回答問題賺K幣↓

題目一:您的公司是否在規範的行業範圍內呢?

A.是 B.不是 C.不確定


題目二:個資法不斷擴大與加嚴,零售業者的會員個資數據到底該如何安全管理?

A.企業資管單位的責任 B.企業訂定「個人資料檔案安全維護計畫」,全體落實


參考資料來源

註一:113年度『零售業個資保護』宣導說明會

註二:經濟部修法強化零售業者個資保護義務,適用業者擴增6,800家

註三:零售業維護個資安全適用對象擴大十倍 UNIQLO、NET入列

註四:歐盟最新個資保護法,違反GDPR,最高可罰7億台幣

註五:保護個資 加州消費者隱私法2020年元旦上路

註六:實體零售保護顧客個資的八大策略


封面圖片來源:https://www.freepik.com/


延伸閱讀

>>【企業要合規?】個資法篇:開公司一定要懂的個資法 14 問

>>手機辦公成資安破口?個資外洩最高罰款千萬!企業如何自保?

>>【下載白皮書】數位時代的資安挑戰企業該如何應對

流通全視界

2,680 Followers

流通產業是人流、商流、物流、金流及資訊流的匯集、聯集與交集,我們都生存、體驗、感受在其中,每個變化都影響著你我的生活模式,此時此刻開啟您的視界與視野與這時代一起與時俱進。

資安防護新知

AIx資安,拓展企業數位韌性

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資安挑戰,而運用AI 不僅能提升自動化與決策效率,也被駭客用於發動更精密的攻擊

知識主題
餐飲業
零售業
美妝業
網購業
資安管理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