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3
138
鼎新數智於2025年5、6月舉辦【趨勢迎變局,AI將使ERP走向戰略核心】老客專場活動佳評如潮,特於7月移師高雄舉辦,當企業面對數位趨勢與全球經濟變局的雙面刃,這是前所未有的挑戰與機遇,而傳統ERP長期扮演企業營運後勤支援,面對科技與技術快速演進升級,鼎新讓ERP不再只是記錄與管理的工具,透過AI賦能,ERP可以從語意理解、預測分析到流程自動化,更是串聯與驅動決策的關鍵中樞,從人力短缺到市場快速變動,企業需要不只是系統,而是具備前瞻洞察與彈性反應的營運體系。
在瞬息萬變的市場環境中,莊灯男副總裁點出企業面臨的最大挑戰來自「不確定性」——缺工、供應鏈波動、成本變動等現象正重塑營運規則,過去20年ERP已成為企業標配,但未來的核心不再只是資訊整合,而是透過AI轉型為戰略型平台,而「ERP + AI」不僅提升效率,更讓企業具備更高的彈性與即時應變能力,透過AI技術的導入,ERP將從資料記錄者,進化為可主動學習、執行與協作的AI Agent,實現從「被動查詢」到「主動決策」的飛躍,他也提出導入AI的實務建議,包括從高頻、高知識、高經驗、高負荷的業務流程中尋找切入點,並建構具可追溯性的監控與回應機制,讓企業在複雜環境中依然穩健前行。
許詩婕副總經理聚焦於勞動力結構變遷與AI導入困境。她指出,台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2050年工作人口將銳減兩成;加上年輕人偏好彈性工作、Z世代難以適應傳統系統,企業不再能用舊思維解決新問題。面對流程依賴老鳥、人力招募困難、數據散亂等挑戰,更以「九宮格卡點」揭示企業轉型痛點,並強調:「不是AI技術的問題,而是導入的起手式。」她提出AI+ERP的導入思維應以實用為核心,從現場作業到經營層皆能獲得具體效益,如退貨預警、補貨建議、智能報表生成等。更重要的是,導入AI應以「好用、能用、敢用」為導向,讓員工信任、主管看見成果,最終實現人機協同的智慧營運體系。
從企業資安的角度切入,提醒大家:「資安風險就是營運風險。」以一個真實案例為開場——某零售企業因駭客入侵,客戶資料外洩,導致信任崩盤與業務受挫,這並非個案,而是當前企業數位轉型中常見的危機。企業應以風險導向思維分配資安預算,針對不同場景設計剛好的防護方案,新型AI攻擊手法,如自動化釣魚、deepfake、暴力破解等,已遠超傳統防禦能力,唯有AI才能對抗AI。因此企業必須導入AI驅動的感知、防禦、回應與優化四層架構,從資安監控到異常行為偵測,強化整體韌性,此外,建立應變機制、推動演練與制定復原流程,可協助企業即使遭受攻擊,也能快速恢復運作,真正實現「不中斷營運」的防線思維。
揀貨員在倉內走動所佔時間往往高達整體作業成本的40%。透過智能揀貨系統,結合最佳路徑演算與可視化指引,能將平均揀貨路徑縮短25%、每人日均處理訂單數提升35%,同時,車載容積規劃與批次波次排程,可讓多筆訂單在同一趟揀貨中一併完成,最大化作業密度。
傳統排單依賴人工制定波次規則,難以快速應對訂單高峰或品項結構變化,智能排單引擎根據當前訂單量、商品儲位、庫存狀態,自動生成最優波次,並可隨時根據新訂單進行再調度,將排單人力需求與等待時間降至最低。
借助RFID、條碼與現場IoT感測器,倉儲全流程從收貨、上架、揀貨、打包到出貨都可被即時監控,系統儀表板可展示關鍵數據(揀貨正確率、單位時間處理量、新人上手時長等),並為主管提供異常警示,案例顯示,引入後揀貨正確率從95.2%提升至97.4%,新人培訓時間從5天縮短至1天,訓練成本減少80%。
在後台對帳、開票、報表、供應商結算等高頻且規則明確的作業場景,導入RPA機器人可實現全年無休執行,以「門店對帳」為例,機器人自動抓取POS系統交易匯總、電子支付金流報表,進行匹配與差異分析,並將對帳結果上傳至ERP,整體流程從過去每週20小時縮短至不到8小時,人力成本下降60%以上。
當資料量擴增到千萬級訂單或複雜的庫存狀態時,光靠人工分析需耗費大量人力,且易受主觀因素影響。此時,可引入AI分析平台,透過時序資料預測需求波動、庫存補貨點優化與異常訂單偵測,將分析結果以儀表板呈現,讓決策者只需點擊即可掌握全局,人機協同下,決策速度提升3倍,錯誤率降低70%。
為了降低技術門檻,許多企業正在測試內部「AI秘書」或「智能助理」,員工可透過自然語言輸入需求,如「列出上週門店A、B兩家各品類銷售Top10」、「查詢本月庫存預警商品」,系統立刻調用後端API並生成圖表報告。這類應用顯著減少IT部門負擔,同時提高跨部門協作效率。
觀看完整內容請下載附件簡報
流通全視界
2,750 Followers
系列活動
【趨勢迎變局】食品業必備:食安法規與商品標示實戰指南
2025/07/24(四)~2025/08/14(四) 14:00~14:30
流通全視界
2,750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