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09
寶箱獵人RJ
33
本文將深入解析五大類不應透露給AI的資訊,並提供專業建議,幫助使用者在享受AI便利的同時,也能保障自身的數據安全。
人工智慧的迅速崛起,尤其是像ChatGPT這類聊天機器人的應用,為人類生活與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便利。然而,這些工具的廣泛使用也引發了對隱私與資訊安全的深刻關注。透過與AI的互動,使用者可能無意間洩露個人或企業的敏感資訊,進而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史丹佛大學「人本人工智慧研究中心」(HAI)研究員珍妮佛.金(Jennifer King)指出,一旦將資訊輸入聊天機器人,使用者便失去了對該資訊的控制權。
ChatGPT等AI聊天機器人能記錄使用者的偏好,提供個性化回應,甚至在工作中協助撰寫簡報或處理數據。然而,這些便利的功能也帶來潛在的風險。一旦將敏感資訊輸入AI系統,這些數據可能被用於模型訓練、遭遇駭客攻擊,甚至在法律要求下被披露。
身分識別資訊
包括姓名、生日、住址、身分證號碼、護照號碼等,這些資訊一旦外洩,可能成為網路詐騙的目標。儘管AI平台聲稱會過濾敏感資訊,但最安全的做法是完全避免輸入類似內容。
醫療結果
醫療數據屬於高度敏感的個人資訊,然而,AI系統通常不受醫療隱私法的保護。若需利用AI分析檢驗報告,建議刪除個人識別資訊後再進行操作。
金融帳戶資訊
銀行帳號、信用卡號碼等資料一旦被AI「記住」或遭駭客攻擊,可能導致資產損失。這類資訊應僅存放於專業的密碼管理工具中。
企業內部資訊
商業機密、未公開策略或客戶資料若被輸入AI系統,可能對企業造成嚴重損害。三星曾因工程師將內部原始碼輸入ChatGPT而引發資安危機,最終公司不得不禁用該工具。
帳號密碼與登入憑證
雖然部分使用者希望AI協助管理密碼,但聊天機器人並非數位保險庫,這類敏感資訊應存放於專業的密碼管理軟體中。
即使無法完全避免與AI討論私密內容,使用者仍可採取以下措施來降低風險:
定期刪除對話記錄
像ChatGPT這樣的平台允許用戶刪除聊天記錄,並在30天後清除數據。習慣定期清理可有效減少隱私外洩的可能性。
啟用臨時聊天模式
ChatGPT提供「臨時聊天」功能,啟用後,對話內容不會被儲存或用於模型訓練,類似於瀏覽器的無痕模式。
使用匿名提問工具
隱私搜尋引擎DuckDuckGo開發的Duck.ai聊天機器人提供匿名提問功能,能將用戶的提問匿名化,避免數據被用於模型訓練。
隨著AI技術的進一步發展,新興的AI代理(AI Agents)開始具備執行現實世界任務的能力,這意味著用戶可能需要提供更多敏感資訊給AI。然而,這些工具仍缺乏完善的安全保障機制。以中國AI模型DeepSeek為例,其隱私政策允許無限期保留用戶數據,且不提供退出選項,這對於重視隱私的用戶而言無疑是一大挑戰。未來,AI平台需在技術便利性與隱私保護間尋求平衡,才能贏得用戶的信任。
AI趨勢百寶箱
217 Followers
延伸閱讀
AI趨勢百寶箱
217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