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9
就享讀好書
28
線上銷售的困難不是商品,而是「距離」。當你無法握手,無法遞上一杯茶,無法透過眼神給對方安全感時,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對方感覺你在場。
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對「線上銷售」是抗拒的。對我來說,銷售是和「人」的距離,靠的是呼吸、眼神、肢體語言,靠的是當下的空氣流動。
但當市場的變化推著我走向線上時,我意識到:如果我還抱著過去的做法不放,我就會失去和顧客連結的機會。
第一次在螢幕前推銷精品,是一場幾乎失敗的災難。對方只傳來一張頭像,螢幕另一端完全靜默,我看不見她的表情,也聽不到呼吸聲。
我拚命講著品牌的歷史、設計理念、材質細節,聲音都快啞了,結果對方只回了一句:「嗯,我再想想。」
那時我非常挫敗,覺得線上銷售根本不可能成功。直到後來,我才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我急著說服她,卻忘了去「聽見」她。
我在課堂上,常常遇到學員問我:「老師,如果客戶不回訊息,我該怎麼辦?」我總是笑著說:「那不是你該開口的時候。」線上銷售最大的陷阱,就是我們習慣「填補空白」,習慣在沉默中趕快講更多資訊,好像只要說得夠多,顧客就會被說服。
但事實完全相反。
我記得一位學員第一次上線上銷售課時,怯生生地對我說:「老師,我不知道怎麼開口。」
我遞給她一張紙條,只寫了八個字:「你說你不知道,就是開始。」她愣了幾秒,然後笑了。
因為線上銷售的核心,不是話術,而是讓對方感覺到「被理解」。三年後,她成為一家精品電商的明星業務。她跟我分享她第一筆百萬訂單的過程。當時,顧客沒有開視訊,整場只有黑畫面。她沒有急著推銷,而是慢慢地說:「我知道這是一筆很大的投資,您可以先跟我說說,這件商品讓您最猶豫的是什麼嗎?」
對方沉默了很久,最後才開口說:「我怕我買了,卻不適合。」那天,她什麼都沒賣,只是陪著對方聊風格、聊喜好。三天後,顧客回來下單,並且成為她長期的客戶。
我常說,線上銷售的困難不是商品,而是「距離」。當你無法握手,無法遞上一杯茶,無法透過眼神給對方安全感時,唯一能做的就是——讓對方感覺你在場。
有一次,我在線上與一位客戶對接,她已經把商品放進購物車,但遲遲沒有結帳。我沒有急著追問,而是發了一句話:「剛剛您停在那張手袋照片前停了很久,是不是有什麼細節想再確認?」
她回了個驚嘆號,問我:「你怎麼知道?」
我說:「因為如果是我,也會在那個地方猶豫。」
她笑了,語氣變得柔軟,開始願意打開話匣子。那次我沒有花時間強調品牌價值,也沒有一味降價,我做的只是「陪伴」:陪她在螢幕前一張一張看細節,陪她想像手袋和她日常的搭配感受。
十分鐘後,她完成下單。不是因為我多會說,而是因為她感覺到,我和她在同一邊。
很多銷售人員問我:「老師,如果顧客只讀不回,我是不是該發優惠碼?」我通常會搖搖頭。在精品銷售裡,價格從來不是最有效的槓桿,「共感」才是。
曾經有一位客戶,一直對我們家的珠寶感興趣,但每次到結帳前就放棄。我跟進三次,對方始終沒有回應。最後我只寫了一句:「我注意到,您總是停在那顆藍寶石前,會不會是因為它讓您想起某段回憶?」
隔天,她回了很長的訊息,跟我說起她母親曾經送過她一條藍寶石項鍊,但不見了。那一刻,我知道,她要的不是珠寶,而是那段情感的延續。三天後,她買下了那顆藍寶石。
由此可知,線上銷售的核心,其實不是「如何說服」,而是「如何看見對方的需要」。當顧客感受到你理解他的心,他才會放心讓你帶領他的選擇。
我想跟你們分享一個最特別的經驗。
有一次,一位顧客在線上直播間問我:「如果我買了,結果不喜歡怎麼辦?」
我說:「那就不要急著買,我們可以等。」
對方愣住了,因為她可能沒想過一個銷售員會這麼說。我們後來聊了整整一個小時,談她的生活、談她對品牌的想像、談她害怕衝動購物的原因。那天,她沒有下單,但三週後,她帶了兩個朋友一起回來購買。
線上銷售給我的最大啟發就是:當我們停止追逐「成交」這件事,成交反而更容易發生。因為顧客不是數據,他們只是想知道,你是不是能理解他們、站在他們這邊。
所以,別再害怕線上銷售的距離感了。距離不是障礙,距離只是考驗我們能否給出更高層次的「在場感」。
當你能透過文字、語氣、提問,讓對方感覺「有人在聽我」,你就已經比九成的銷售人員更接近成功。
※ 本文摘自《讓成交更優雅》,圖文由感電出版授權刊登
就享讀好書
449 Followers
書籍介紹
讓成交更優雅
法國精品銷售教母30年來的「銷售感性」, 在動動手指就能消費的年代,她如何讓人願意走進門市消費?
就享讀好書
449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