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5
張明杰
120
川普近期全球關稅政策塵埃落定,美國在談判中取得關鍵勝利。這場以製造回流為核心的策略,將重塑後疫情時代的全球供應鏈格局,從「中國+n」進化為「中美+n」,並帶來漫長的經濟結構調整。面對美方全面加稅與供應鏈重組,大陸內需潛力與消費信心成為關鍵。對台灣而言,高科技產業外移將衝擊出口與經濟成長,亟需尋找新支柱產業應對挑戰。
紛紛擾擾四個月的川普全球關稅博弈,在上周四半導體關稅稅率披露後暫時落幕。
值得玩味的是,即便市場一直笑話川普的立場多變,但最後還是如其所願,美國大獲全勝。不僅美全球貿易夥伴的對等關稅及藥品與半導體等特定產品關稅落槌定音,各主要貿易伙伴也都承諾,對美開放市場、對美巨額投資,以及提高軍購占GDP比重。
川普這一場以製造回流為主要核心思維的大國博弈,不僅讓全球供應鏈在疫後短短五年內從中國+n發展成中美+n,更將讓各主要經濟體付出漫長且痛苦的經濟結構大調整。
上世紀80年代以來,美企總將附加價值較低的生產製造環節,委外給以台企為主的港澳台及外資企業在大陸代工,因此造就40年來全球供應鏈各安其位、完全互補與共存共榮;而今,川普卻高舉關稅大旗,不花任何一分錢、不冒任何風險,就讓日歐韓台企業不得不將耗時數十年好不容易才建立起來的汽車、造船、製藥、晶圓代工與AI伺服器等供應鏈悉數移往美國。
以美生產條件,一定有論者會認為,供應鏈建立從零開始、曠日廢時、成本高昂且投資風險大,但這一點倒也不用為川普擔心,因為他只要結果,其他的悉數由貿易夥伴們買單。且即便接下來的幾年時間裡,受本土製造成本及進口關稅雙高之影響,「通脹」將一躍而為美國未來經濟的新熱詞,但他也一定會將加徵而來的數千億美元關稅收入,依託還稅於民的方式,緩解通脹為美民眾所帶來的生活壓力。
川普1.0時期美只對中加徵關稅,大陸退居美第四大進口來源國。但近六年來,陸出口及出超反逆勢增長49.34%及96.19%;川普對等關稅提出初期,唯獨未對大陸豁免,以致今年7月美占陸出口比重從2020年17.4%及去年14.7%,下跌至11.13%,惟同期大陸出口,以美元計仍逆勢增長7.2%。
綜上分析,川普1.0美只對中加稅,川普2.0無差別面向全球全面加稅,但拜新出口產業、新出口市場、中間品出口及民企取代外資成出口新主力之賜,大陸已能確實有效緩解美關稅對其出口增長所帶來的衝擊。基此,消費占GDP比重能否從目前的55%左右提高至70%以上,肯定成為大陸未來經濟增長主驅力。
花錢欲望人人都有,陸近年儲蓄率亦始終維持40%以上,此意味著大陸居民不是沒錢消費,欠缺的只是對未來經濟發展沒有信心,所以不敢花錢。值得欣慰的是,觀諸台灣經驗,這一點說難很難,但倒也不會太難,因為只要房地產市場景氣上來、股市看漲,消費者信心自然歸來。
大陸占美進口比重,雖已較美對中加徵關稅前的2017年下跌近10個百分點,但與此同時,墨西哥、越南及印度等所謂下一個世界工廠占美進口比重反逆勢大幅增長,無怪乎越墨印及台灣等,反會成為川普眼中,所謂關稅稅率過高及貿易順差過大的不公平對美貿易伙伴。
按白宮新修訂的對等關稅清單,美對墨印越分別加徵25%,50%及20%對等關稅與單獨對越加徵40%轉運貨物關稅,如此不僅將大幅拉近大陸與其他新興經濟體的輸美關稅差距,甚至也會加速全球供應鏈的快速碎片化。
受疫情、地緣政治風險疊加,川普讓美再次偉大的策略影響,供應鏈安全凌駕效率、成本最低化成為當前供應鏈思維新主流。疫後短短的五年內,全球供應鏈從中國+n發展成為中美\2+n新模式;受此影響,不僅墨越印等的世界工廠夢愈來愈難實現,台商也正面臨何處是兒家,而不得不廣赴各地設廠、成本大增與生產效率驟降的巨大挑戰。
上周四,拜半導體關稅利空出盡之賜,台股單日大漲556點,但單台積電漲幅貢獻即逾400點,顯見晶圓代工市場本就是台積電一個人的武林,川普的任何政策均無足以撼動台積電的長期競爭力;反倒是台其他產業、未來出口及未來經濟增長等,已無疑成為美製造回流海嘯第一排首受衝擊的對象。
按台海關出口統計,去年美占台出口比重23.4%,加上陸港、東南亞及印墨等的間接出口,美占台直間接出口比重50%以上。此外,出口占台GDP比重六成、半導體占台出口比重四成、資訊電子業產值占台工業生產總值比重42%。
當川普高舉製造回流大旗,強逼台積電、封測雙雄及電子五哥等大舉赴美投資,將原本理應在台生產、只由台對美出口的最先進高科技產品悉數移往美國生產後,該如何想像台未來投資、出口、工業生產、經濟增長及優秀科技人才的外流與產業空洞化將遭受何等的重大影響。
我們必須預作準備的是,面對川普2.0,最先進產業悉數移往美國的台灣,屆時能否有GDP占比夠大、產業關聯度夠高,以及創造就業機會夠多的新支柱產產業與新出口市場,能完全填補台積電、封測雙雄及電子五哥等將生產製造移出後所遺留下來的出口與民間投資缺口?
首席經貿觀測站
331 Followers
首席經貿觀測站
331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