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5
張明杰
254
2018美對中加徵懲罰性關稅以來,大陸進出口貿易年年增長;反觀美國,受加徵關稅影響,自陷升降息兩難囚犯困境。即便美到處鼓吹脫勾大陸世界工廠地位,但大陸早已拋棄人口紅利優勢,改朝入才紅利、世界市場紅利、金融市場投資紅利及品牌出海國際市場紅利方向轉型,這下美國該如何應對……
雷曼事件殷鑑不遠,上周金融市場再次迎來金融危機再起疑慮,且值得玩味的是,幾乎全都與美國相關。
年初美財政部長示警美國債已達31.3兆美元上限,接著美科技業相繼傳來大量員消息;3月初美聯儲主席又在國會作證時表示,通膨等經濟數據過於亮麗恐需加速升息;屋漏偏逢夜雨,短短幾天內又有三家美系、一家歐系銀行出現資不抵債事件。
「認罪輕罰、不認罪重罰」一直是非常經典的囚犯困境兩難抉擇範例,前述利空因素形成的原因多且複雜,但美對中加徵懲罰性關稅及對中科技產品禁售,絕對是美國自陷升降息兩難囚犯困境的關鍵影響因素之一。
2020年及2021年拜各國央行直升機灑錢政策之賜,大量熱錢湧入金融體系,倒逼金融機構不得不將大筆過剩資金投入殖利率,即便不高的國債等金融資產;去年美聯儲反向加速升息,迎來的就是金融機構帳上備供出售金融資產的大量減損。
深陷經營危機的那幾家金融機構均係在備供資產大量減損情況下出現資不抵債困境,且值得注意的是他們並非特例;受美聯儲升息影響,泰半金融機構均難逃資產減損壓力,只是金額大小及承擔能力不同罷了。日前14家台灣壽險公司公布去年財報,合計稅後獲利1307億台幣,股債未實現評價損失竟高達4.43兆台幣。
本次歐美中小銀行倒閉事件,相較2008年金融危機,不論規模、複雜度及危機發生時監管機構處理態度均明顯不同;也因此,市場泰半認為,系統性風險再起可能性不高;但值得注意的是,受彼等利空事件影響,美國將自陷為抑制通膨繼續升息亦或為避免經濟硬著陸停止升息的囚犯困境。
2018美對中加徵懲罰性關稅以來,大陸進出口貿易年年增長、出口占全球比重自2015年至2019年均的13.1%跳升至2021年的15.1%;去年對美貿易順差創史上次高並較加徵關稅前2017年增長38.83%,對外貿易順差創史上新高並較2017年增長1.08倍。
反觀美國,受加徵關稅影響,2021年美進口商品成本至少上漲17%,但拜2022年美元兌人民幣升值8.2%之賜,抵銷部分對中加徵懲罰性關稅所衍生的進口物價上揚壓力。美2月CPI年增率雖已連八個月下滑來到6%,但離聯準會2%通膨目標還有很大一段差距;靜待大宗物資商品價格下跌緩不濟急,美就只剩加速升息、美元升值及取消對中關稅等三支箭可緩解其當前通膨壓力。
惟前述金融機構倒閉事件引發的系統性風險疑慮,已為美聯儲加速升息政策增添變數,連帶使得美聯儲依託強勢美元將通膨外溢到全球的彈性變小;如此一來,美國要想快速、有效緩解當前通膨壓力似只能唯取消對中加徵懲罰性關稅是賴。
且值玩味的是,美國際貿易委員會剛巧在上周發表報告指出,2018年川普政府根據1974年貿易法第301條規定對中進口商品加徵關稅三年來,美國正遭受反噬,因為美進口業者和消費者幾乎承擔此一錯誤對華政策的所有成本。
疫後假性需求消失所引爆的終端電子產品高庫存壓力,固然是目前科技產業不景氣最主要影響因素;但無可諱言的是,美對中科技產品禁售人人是輸家。
美半導體協會數據顯示,全球半導體銷售美企占比46%、韓企占比21%,記憶IC銷售方面韓企占比更高達六成以上;大陸則為全球最大半導體採購國,今年1月,大陸市半導體銷售金額全球占比38.53%;其中,泰半是為了外資企業在大陸為歐美品牌代工生產終端電子產品出口之需。
美、韓企是全球半導體產品最主要供應源,大陸則是全球最大半導體採購國;受美對中科技產品禁售及大陸極力推動芯片自給自足政策影響,2022年大陸半導進口額18年首次下滑、降幅甚至高達15.3%;受半導體出口重挫影響,韓海關數據顯示,儘管2022年出口成長6.1%,但對最大貿易夥伴國中國大陸出口反向下跌4.4%。
在此同時,美科技招聘網站TrueUp統計顯示,美大型科技公司、獨角獸和新創企業2022年共裁員至少2萬人;今年1月,又有306家科技公司裁員,近十萬人工作受影響。
美元、軍力及高科技話語權堪稱美全球霸權三駕馬車,惟澳戰略研究所報告指出,經檢視,大陸已有37項技術領先美國;在此同時,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數據顯示,2021年大陸專利申請數為美國兩倍;另日本學術政策研究中心報告指出,2018年至2020年全球前1%最常被引用科學論文中,大陸論文被引用數量首次超越美國;無怪乎,最近兩任美國總統均想藉加徵關稅及科技產品禁售政策,脫勾大陸經濟、拉大與大陸科技產業競爭差距。
但誠如下圖所示,即便美到處鼓吹脫勾大陸世界工廠地位,但大陸早已拋棄人口紅利優勢,改朝入才紅利、世界市場紅利、金融市場投資紅利及品牌出海國際市場紅利方向轉型;即便美國想依託科技產品禁售政策阻礙大陸搶奪全球產業話語權,但大陸早已在即將蔚為下波產業主流的5G商用、物聯網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拿下領先優勢,真正受影響的應該是人工智能、量子運算等長遠的科技自主創新進程。
美對中加徵關稅三年,大陸出口出超不減反增,反倒是美國自己迎來巨大通脹壓力;因此,短期内我們或有機會看到美取消或部分對中加徵關稅。但科技產業話語權畢竟是美全球霸權三駕馬車之一,更是現階段中美大國博奕主戰場;因此,為維持美全球科技產業話語權地位,即便時間不站在美國這一邊,但美國已不可能為了美科技企業的短期營運低迷拿掉對中科技產品禁售盾牌。
首席經貿觀測站
219 Followers
首席經貿觀測站
219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