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與狗

2024-01-29

314

有些時候基本面好股價不漲反跌,基本面差股價反而大漲,這種股價與基本面背離現象,就有如老人牽狗一樣,即便狗兒最會乖乖跟在老人後面回家,但一路上還是會時而在老人身邊前後左右亂跑。而這終將得回歸基本面表現。

2023年全球18個主要股市同比平均上漲逾11%,Nasdaq以44.2%漲幅名列第一;在此同時,上證及深證成指下跌3.7%與13.5%,元旦開紅盤迄今,上證指數甚至持續走弱再破2,900整數關卡;不僅表現墊底,更已多年名列全球末段班行列。

 

新年新希望,除各券商紛紛發表報告,對龍年A股寄予厚望外,投資人無不引頸期盼,希望今年A股能迎來止跌回升行情。

 

 

跌夠了沒?

誠所謂跌深就是最大利多,開紅盤迄今,A股雖尚未迎來止跌訊號,但相對歷史股價走勢及相較各主要股市表現,A股不僅已跌回歷史低檔區甚至已相對便宜。

 

以上證指數為例,2001年迄今,共歷經五次大熊市,兩次下跌逾900交易日,三次不到300日,本輪迄今跌逾700日,因此市場期待A股止跌並非奢望;更何況上證50及滬深300的1.06倍與1.2倍股價淨值比,以及9.33倍與10.96倍本益比,亦是自2001年以來的前10%及前20%最低水平。

 

相較全球各主要股市表現,A股亦是下跌最深、浮額清洗最久股市之一;自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最低點迄上周五收盤止,上證指數上漲66.7%;但同期Nasdaq指數漲幅9.46倍,台指亦至少上漲3.4倍;當然還是有論者會認為,基本面出問題,股價下跌就宛如掉下來的刀子一樣,冒然撿便宜貨,小心抄底變抄家。

 

 

所幸問題在估值不在基本面

相較台灣自疫情三年時的平均4.1%經濟增長下跌至去年的不到1.5%,大陸去年經濟增長5.2%,不僅排名全球前列,亦遠高於前年的3%,以及疫情三年的平均4.5%;另在出口導向經濟體普遍衰退壓力下,陸出口以人民幣計增長0.6%,因此整體而言陸去年經濟表現其實不差。

 

但值玩味的是,2005年至去年Q3止,滬深300上市公司EPS累計增長3.78倍,同期指數漲幅卻僅2.92倍;反觀最有潛力接棒陸世界工廠地位的印度,Nifty50上市公司EPS累計漲幅1.25倍,但指數漲幅卻高達7.84倍。

 

這種股價與基本面背離現象,就有如老人牽狗一樣,即便狗兒最會乖乖跟在老人後面回家,但一路上還是會時而在老人身邊前後左右亂跑;是以,即便有些時候基本面好股價不漲反跌,基本面差股價反而大漲,但終將得回歸基本面表現。

 

主因,股價=EPS×本益比;其中,EPS也就是基本面,有賴公司自己努力,但本益比則是由投資人「主觀」認定,所以股價才會時而與基本面同步、時而逆向波動;更重要的是,投資人對本益比的認定,除基本面外還包括其自身對未來的憧憬與想像,想像愈大漲幅愈大。

 

Nifty50漲幅之所以遠高於EPS增幅,無非就是因為印度的世界工廠地位憧憬,讓市場有夢最美、希望相隨;反之,陸經濟表現不差,滬深300累計漲幅卻明顯落後EPS增長,也是因為,近年來A股雜音不斷,讓投資人悲觀預期加深,所以不斷下調本益比預期。

 

 

解鈴還需繫鈴人

去年大陸經濟增長雖如期達官方既定目標,出口表現亦較其他出口導向型經濟體亮麗;但不乏產業外移、喪失美第一大進口國地位、失業率高漲、房地產市場暴雷、地方政府債務危機及美科技圍堵等雜音,再加上美聯儲升息倒逼熱錢不斷流出,近幾年來,A股北向資金年淨買入至少人民幣3,000億元,但自美升息以來反大幅下滑至去年的不到人民幣500億。

 

另相較於道瓊及Nasdaq兩市場去年合計的新增133家上市公司及募資1,711億港元,A股滬深主板加北交所、科創板及創業板共313家公司IPO,合計募資3,565億港元,籌碼供給不可謂不多。

 

2009年至2023年7月,美股共5,825家公司IPO上市、退市家數4,395家,年IPO與年退市公司比1.33;但在此同時,陸去年退市公司家數卻不及50家。那是因為對陸股而言,兩難的是對不良上市公司容忍市場反彈,嚴監管卻又衝擊市場流動性與投資人信心;誠所謂解鈴還需繫鈴人,唯有前述雜音逐一淡化,A股才有機會真正迎來止跌反彈行情。

 

 

利多不見得愈多,但利空有機會愈少

股市預測有一重要基本原則,那就是往後看利多愈多上漲機會大,利空愈多肯定下跌;除跌深及政府刺激內需經濟外,今年A股委實很難有太多利多可期;但撇開地緣政治因素不談,美科技禁售亦未必會對陸成熟產業帶來立即性衝擊。是以,一旦上述利空淡化、負面情緒獲緩解,市場肯定上調本益比預期;基此,龍年A股的確無法全面大漲,但有機會迎來止跌回升升情。

 

以目前資訊看來,美聯儲降息有助資金回流;再者,2015至2018年年實施的PSL政策(抵押補充貸款)對當時房地產增速貢獻至少6%,基此,1月2日人行重啟PSL,肯定可以對今年的房地產市場回穩發揮立竿見影效應;日前市場亦傳出,國務院辦公廳可能發布35號文,以推動地方政府債務化解。

 

另A股上市公司的分紅及退市家數不如美股,一直被市場詬病;但證監會資料顯示;去年共3,361家滬深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家數占比65.9%、分紅金額人民幣2.13萬億元、再創歷史新高;Wind數據亦顯示,去年45家A股公司的退市摘牌,也是創了退市新規實施三年以來的新高;凡此顯示,陸股的分紅及退市即便尚未盡如人意,但已朝良性發展方向進行。

 

上市公司品質方面,自去年8月以來,證監會已依託逆周期調節(股市弱勢時緩上市)收聚IPO節奏;且證監會發行司司長嚴伯進亦於日前表示,將作好IPO入口把關,從源頭提升上市公司質量;綜上分析,今年的A股,利多不見得會愈來愈多,但利空肯定有機會愈來愈少。


原文連結

首席經貿觀測站

219 Followers

經濟可以說是國家大事,也是你的生活要事,無論企業的生產質量、個人的收支狀況,都有可能與世界各產業相互影響,連帶牽引著國家政策。首席經濟學家以深沉的思考邏輯和特有的觀點,與你分享所見所聞,一同來瞭解國際經濟趨勢及財經資訊,打開經濟新眼界。
知識主題
經濟焦點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