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合結束

2025-05-26

49

觀諸中美所發表的暫停關稅90天聲明,可以發現美對等關稅談判立場,已從此前的「先脅迫再談判」朝「先談判再懲處」的方向轉型。從現在到7月14日(對75個貿易夥伴)及8月12日(對大陸)的短短二、三個月期間內,堪稱美對等關稅利空真空期,但仍需注意的,這其間肯定也會不時傳出雙方談判不順等新聞。

繼英美貿易協議達成後,上周一中美發表聯合聲明,將彼此進口關稅壓回低點90天,同時建立磋商機制,已然為中美關稅博奕第一回合敲起結束鐘聲。


姑且不論此前的日內瓦會談,是否因為雙方早已預知經濟數據恐將冷風不斷,但可以確定的是,英美貿易協議及中美暫停關稅對抗已為市場勾勒出川普的貿易談判新準則。



經貿完全脫勾,中美不可承受之重

4月,剛好是川普對陸開徵145%關稅後的第一個月,故上周陸公布的出口數據及近期的美市場民意反應,多少動搖了雙方的既有堅持,不再續採這種極具殺傷力的對等關稅政策。


4月9日生效的對等關稅對出口衝擊僅2至3月份,但陸對美4月出口同比卻已大跌21%,不僅創2009年以來最大單月跌幅,甚至拖累出口增速3個百分點,美占陸出口比重更從Q1的13.5%下滑至4月的10.46%。另值注意的是,陸4月出口雖逆勢增長8.1%,但純拜對泰、越、印度與印尼等出口同比增速高逾20%所賜。


也就是說,對等關稅對大陸的衝擊,不僅得視接下來的90天雙方如何談判,還得視接下來的兩個月時間裡,美國究竟會為東南亞及印墨等新興經濟體,打造出什麼樣的定制化貿易協議?


與此同時,上周二公布的美4月消費物價指數年增長率雖持續向下滑落至2.3%,但白宮也確實感受到,民眾買不到東西、港口貨運量大幅銳減及華爾街股債市劇烈動盪的壓力。按美國銀行、法國巴黎銀行及高盛等知名投行預估,真正的物價上漲壓力將在關稅生效後的三個月內完全顯現。由此看來,中美雙方確實都有必需好好坐下來談的壓力。



美對等關稅政策將航向何方?

即便美總統川普在白宮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90天後如果未能達成協議將再對中調高關稅。但從既已談定的英美貿易協議及日內瓦會談後中美所共同發表的聲明中發現,未來二至三個月,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將朝如下方向發展。


(一)大家立足點一致

4月10日,美對等關稅生效不到24小時,川普隨即對除大陸以外的75個貿易夥伴,按下90天對等關稅暫停鍵。與此同時,觀諸上周中美所發表的暫停關稅90天聲明,可以發現美對等關稅談判立場,已從此前的「先脅迫再談判」朝「先談判再懲處」的方向轉型。


從現在到7月14日(對75個貿易夥伴)及8月12日(對大陸)的短短二、三個月期間內,堪稱美對等關稅利空真空期,但仍需注意的,這其間肯定也會不時傳出雙方談判不順等新聞。


(二)以4月2日為共同切點

日前,英美雙方雖宣布已就取消兩國部分商品關稅達成協議,但唯獨川普4月2日所宣布的10%基準關稅仍然有效。無獨有偶地,以4月2日為共同切點的這麼個談判準則,也一樣出現在上周剛公布的中美日內瓦會談聲明上。


按聲明,雙方雖同意取消彼此自4月2日以後所相互疊加加徴的115%對等關稅,但4月2日所宣布加徵的10%基準關稅及此前針對部分商品所加徵的特定產品關稅仍保留不删。


換句話說,美對全球所加徵的10%基準關稅已成美貿易談判基本消費,而特定產品關稅及對等關稅已無疑成為川普脅迫貿易夥伴必需配合美縮減貿易逆差,以及製造業回流政策的緊箍咒與金剛棒。


(三)為台量身打造

按川普過去言論,所謂美國再次偉大,就是在縮減貿易逆差及製造業回流兩大指導原則下,用10%基準關稅,特定產品關稅、對等關稅,非關稅障礙及弱勢美元等五大手段,脅迫貿易夥伴加速完成現階段美國最需要的「降低對美商品進口關稅、開放美商品進口、取消對美非關稅障礙、增加對美軍購、分攤軍費支出,以及為美建構關鍵產業完整供應鏈」等六大戰略目標。


為建立全球貿易新秩序,川普已為貿易夥伴量身定制20多項貿易協議。對大陸而言,美國考量的當然是大國博奕;對東南亞及印墨,川普無非就是想解決源自於大陸的洗產地及間接出口等問題。但值注意的是,表面上彼等議題好係只為大陸及東南亞等貿易夥伴量身定制,但最終受影響及受影響最大者仍非台灣企業莫屬。


因大陸仍是台企最重要海外生產基地,而東南亞及印度等又是台傳統產業、EMS廠、封測廠及PCB廠等為應對美中博奕將生產基地從大陸移出的唯一選擇。也因此,接下來的兩、三個月時間裡,不只台美之間,就連中美、印美、墨美及東南亞與美國間的雙邊貿易談判,都將時時牽動與影響台商的未來海外布局策略。


此外,依現況看來,增加對美採購、解除對美進口限制及半導體等高科技產業赴美投資,已成台美對等關稅談判基本消費額度。但只怕,即便台灣已全面配合美製造業回流政策,最後美國還是有可能只想依託特定產品關稅策略對台加徵半導體關稅,倒逼台高科技產產業加快赴美設廠的進度。


原文連結

首席經貿觀測站

220 Followers

經濟可以說是國家大事,也是你的生活要事,無論企業的生產質量、個人的收支狀況,都有可能與世界各產業相互影響,連帶牽引著國家政策。首席經濟學家以深沉的思考邏輯和特有的觀點,與你分享所見所聞,一同來瞭解國際經濟趨勢及財經資訊,打開經濟新眼界。
知識主題
經濟焦點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