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碳中和

潔淨能源,通往永續經營的前哨站

追求零碳或低碳排放的再生能源已經是各國之間的相同共識,但在地狹人稠的台灣,天然資源取得較為困難,目前的各大企業無不期盼能有更多潔淨能源選項,但對於綠能新觀念,也有許多困難待克服...

吳欣珊

吳欣珊

627

・2022/03/03

台灣的能源

台灣本身缺乏自產能源,大多仰賴進口原料,以原油、天然氣及煤為主。而目前最為需要的發電能源也大多以化石燃料為基底:火力發電超過八成,核能發電佔比一成,而最近喊的漫天價響的綠能發電佔比卻不到一成。火力發電雖為台灣主要發電方式,但卻不符在未來國際規範的碳排放需求,在時間的壓力下,能源轉型勢在必行,在2016年開始,政府推動了綠能家園計畫。

 

核能的抉擇

核能發電是相較火力發電之下較乾淨、便宜且穩定的能源選項,但台灣的核電廠除了有年久老化的問題以外,也有核廢料的議題,2011年福島核電廠因地震造成核外洩事故等天災風險無法排除的狀況下,政府最終喊出了非核家園的目標,並以太陽能光電及離岸風力發電為主推,期許在2025年到來,再生能源的佔比能夠到達20%,完全取代核能

 

目前在台灣,潔淨能源的主要來源來自於太陽能光電、政府近幾年大力推動的風力發電及水力發電,但光電及風電因為台灣地小人稠的空間限制,且此類自然資源無法隨時產生,穩定性不佳,沒辦法穩定產出電能的狀態下,再生能源在總佔比都落在6%左右,對照政府大力推動的2025非核家園政策,可能還有許多挑戰。

 

新選項:地熱或是其他能源?

因應先前中美貿易戰,多數台商回到台灣後建置廠房,除了人力的不足外,要面臨的就是天然資源的短缺,不光是水資源,作為台灣的用電大戶如機械業、電子業等,即使發電量每年屢屢突破新高,卻依舊不敷使用。在綠電供應不穩的狀態下,對於火力發電的依賴有增無減,除了進一步增加空污風險外,對於各企業體碳排放的改革更是雪上加霜;綠電供不應求,大型企業也已率先與風電廠商合作建置風電廠,購買了大部分的潔淨能源,這導致其他中小企業面臨無綠電可用的窘境。

 

地熱是作為再生能源選項之一,最有機會取代燃煤的一個新解方,現今台灣的綠電主推的光電跟風電發展進度落後且不穩定的情況下,綠能來源的多樣化且分散化風險,已經是排碳淨零時間壓力下的必要趨勢,包括水力、生質能(木材、油脂、沼氣、動物排洩等有機物轉化而成)等等其他再生能源都是企業開始關注的重點。海洋大學與台電的合作研究計畫,在北海岸的沿海地帶放置近百個地震儀,判斷地底斷層及熱源分布,開始研究的是台灣擁有的地熱發電潛力。

 

台灣本身位於太平洋火環帶,北中南都有地熱潛勢區,而地熱為24小時不間斷運作的再生能源,對比太陽發電需遵循日出日落,風力發電注意風是否流動,較能作為穩定供電的基載電力,地熱井的大小只有PIZZA盒大小,比起光電和風電的佔地面積小很多。工研院初步評估台灣地熱潛能超過33GW(吉瓦=1000兆瓦),當前台灣地熱發展較慢,目前只有2021年宜蘭4.2MW清水地熱電廠有成功併網,但如果現在開始努力執行地熱發電,至少有機會緩解光電和風電落後的壓力。


但更多的是需要觀念及法規的同步跟進。再生能源的產生要付出的是比起舊有發電模式較為高昂的成本,因此綠電本身是變動成本,會因市場供需而變動價格;光電跟風電技術相對成熟,取得融資較為容易,但地熱跟生質能等較陌生的潔淨能源卻面臨資金、法規等關卡限制。地熱尤其有土地使用及開發限制,政策推動也不夠積極,即便企業願意投資也有心無力。

 

取得潔淨的再生能源是未來在達到淨零排放這個命題之下的必要條件,在企業體對於綠電有極大需求的前提下,如何以穩定產出綠電並提升再生能源的使用佔比是政府目前的最大課題。未來的供電和零碳排放已是息息相關,如何讓環境永續和生產並行,也需要政府和企業一起與時俱進。


能源相關延伸閱讀:

穩定電力,核電成為綠電選項的生存戰

零碳能源,回收再利用的可能與可行

電網儲能,台灣未來的電力發展趨勢

寄予厚望的能源載體:氫能

環境永續的前行,能源回收的多元運用





內文資料來源:

地熱,台灣「穩綠電」妙方?

圖解比停電還急的「綠電缺口」



就享知 | 就想知道的數位知識

每天10分鐘 | 豐富你的數位新知

延伸閱讀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