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

環境永續的前行,能源回收的多元運用

除了使用綠能及節省能源達到節能減碳,在無土環境中建立魚、蔬菜、微生物的循環鏈,達成魚菜的協同共生,未來可持續循環型零排放的低碳生產模式也能轉移至不同場景應用,未來的永續發展會有什麼樣類型的模式?

作者

吳欣珊

483

・2022/07/15

環境永續的前提

在沒進行節能減碳的未來,可預見的是氣候異常頻率提高,海冰溶化幅度變大進而導致海平面上升,居住環境威脅疑慮等問題,油氣燃煤等天然資源過度消耗且無法再生,人類生存環境面臨巨大威脅。

 

以往對於環境保護及永續的認知,一般民眾多以處理身邊廢棄物並配合政府定時收取的資源回收,使用環保餐具,減少一次性垃圾使用量來降低對環境的傷害;產業鏈在必要生產的步驟情況下,廢水經過處理後流放,所產出的廢氣廢熱確認沒有汙染疑慮後,就自然散佚到大氣或海水中。而在國發會的淨零碳排時間軸擬定之後,邁向永續的企業策略制定與執行成了當務之急。

 

如何加強節能並同步提高再生能源發展及佔比已是重要步驟,在每年電力使用平均成長1.5%~2.5%的情況下,如何運用政策誘因加快民眾及企業進行汰舊換新,提升儲能系統及電網韌性,並需要更積極的節能策略,提升能源效率,規劃出2030年中期減量目標,讓企業及民眾都能有效遵循政府的節電措施,能源進行循環利用,進而有效達成未來的淨零碳排。

 

實際可運行的模式

在環境保護的大議題之下,已經不單單只是將資源回收即可,如何有效將回收的資源再利用並循環使用,已是目前各大廠商所必須思考的問題。

 

台電在2017年於林口電廠開始了「海洋牧場」試驗計畫,廠內有三部發電機組,發電時會產熱,引進海水降溫,冷卻後的水比一般海水高出攝氏7度,台電「海洋牧場」與外海的卸煤碼頭共構,建出溫排水渠道,並搭起養殖箱網,展開溫排水養殖魚類的溫排水之旅。

 

電廠燃燒的煤從碼頭卸下後,從封閉的運煤管直接輸送到機組發電,沒有散逸且汙染水源的問題,而發電引進的海水進發電機組,僅作熱交換使用,無接觸機組因此也無汙染疑慮。五年來的養殖魚檢測數據證明,包含甲基汞、鉛、鎘、鉮管制重金屬,及微生物檢測都過關。

 

使用廢熱養魚,為能源回收再利用的一種,反而克服了南部冬天的休漁期,遇上天冷水溫低不利養殖的情形,減少冬季使用加熱設施養殖耗電的碳排,預計每年減碳超過3萬噸,台電希望未來能夠能將技術轉移給漁民及漁會合作,除了擴大規模有效降低成本外,對電廠的長久營運也有幫助。

 

台電林口廠也試驗養殖微藻,透過植物在生長過程中吸附二氧化碳的原理,讓微藻吸收電廠煙囪排出的二氧化碳,以達到固碳效果。且微藻也可製成魚類餌料,台電將電廠發電過程的廢熱所形成溫排水養殖串聯,發展出碳排及廢熱再利用的循環經濟,而研究團隊也在研發將微藻提升為綠藻、藍藻和螺旋藻等營養品,甚至做成化妝品、保養品及面膜等,未來建立起一套循環經濟模式後,再推廣至其他電廠。

 

政府主動劃設漁電共生專區,由農委會、經濟部、內政部三個部門合力協作執行兼顧養殖、生態、光電的理念,以漁業為本,並兼顧綠能發電的典範,屋頂建置光電發展,地面型光電以土地複合利用規畫漁電共生。試驗成果指出,室內養殖導入自動化設施後,與戶外傳統養殖相比,漁貨量可達4倍以上,藉由光電讓養殖加值。雲豹能源與台鹽綠能則在2020於台南北門區打造「智慧漁電公升溫室大棚及養殖數位分身示範基地」,屋頂架設太陽光電系統共179.8kw,目前年發電量可達28萬6705度,優於原先預估值,預計20年發電430萬度,約可減碳218.5噸。

 

未來除了節能減碳以外,能夠循環再利用的經濟將加速進行,如何在時限內達成淨零碳排已是各國間一致的目標,但每一產業各有其不同的循環模式,如何找出並切合碳排大趨勢,是各產業領導企業需要仔細思考的。



能源相關延伸閱讀:

潔淨能源,通往永續未來的前哨站

穩定電力,核電成為綠電選項的生存戰

電網儲能,台灣未來的電力發展趨勢

寄予厚望的能源載體:氫能

環境永續的前行,能源回收的多元運用



內文資料來源:

加強節能、穩定電力:未來10年2大重要淨零工作

台電海洋牧場,林口電廠溫排水養出肥美龍膽石斑

經濟部推動漁電共生,綠能加值養殖



就享知 | 就想知道的數位知識

每天10分鐘 | 豐富你的數位新知

延伸閱讀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