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取得影片資訊

讓ERP成為企業智慧運行核心引擎

2025-11-14

作者

佳縈

137

當AI快速改變流程與決策,ERP已成為企業的第二個大腦。鼎新以導入經驗,協助企業從單點試驗邁向整體智慧化,讓系統真正創造營運價值。

生成式 AI 帶起一股勢不可擋的浪潮,但 MIT NANDA 計畫最新研究卻揭露一個殘酷事實,95% 的企業 AI 導入計畫都失敗了。

失敗的原因,並不是 AI 技術不成熟,而是企業在落地過程掉進了三個「看似不大但致命的鴻溝」。


 一、企業普遍遇到的 AI 落地鴻溝

(1) 學習鴻溝:AI 工具不會記、不會學、不能適應

多數企業級工具缺乏「學習與記憶」能力,導致員工每天都要重新餵上下文、重新教 AI。

使用體驗過差,就乾脆轉去用自己的 ChatGPT,於是企業莫名其妙出現「影子 AI」,資料也更難控管。


(2) 實施鴻溝:預算都花錯地方

研究指出,企業有 70% 的 AI 預算花在行銷與銷售部門,因為最容易產生成效;反而真正 ROI 最高、流程最複雜的後勤部門(採購、財務、法務)反而資源不足,造成整體價值失衡,AI 成效「雷聲大雨點小」。


(3) 信任與整合鴻溝:工具不被信任,也無法融入日常流程

尤其受管制產業更明顯,外部工具不被信任、和既有系統整合困難、遇到例外情境就失效,員工用得不順、主管不敢用、IT 也不放心,自然導入失敗。


 二、突破口:從 +AI 走向 +Agent 的代理式 AI

企業導入 AI 成功的關鍵不是「生成式 AI」,而是「Agentic AI」,只有能「學習 → 記憶 → 適應」的 AI,才能真正變成企業流程的一部分,而不是一個孤立的外掛工具,換句話說,AI 要能幫人做事,而不是只幫人寫東西。


三、讓 AI 真正落地的關鍵策略

(1) 從「買工具」變成「找夥伴」

最成功的企業強調的是「深度導入與長期陪跑」,AI 不可能一次到位,需要邊做邊修、邊走邊學,這靠的不是產品,而是合作夥伴。


(2) 從「一次做大」改成「從小痛點開始」

最有效的導入方式,是先處理小眾但高價值的痛點:例如補料流程、合約審查、異常偵測、重工輸入等,讓前線看到價值,再逐步擴到更大的核心流程。


四、AiGP:讓 ERP 重生的「AI 插槽」

傳統 ERP 最大的問題就是:封閉、僵化、記錄式、難整合,要從「流程記錄系統」變成「智慧營運中樞」,就必須有能接 AI 的平台架構,而 AiGP正是為此而生,它的核心價值是:用最小成本,替企業打造能用又安全的 AI 能力。


AiGP 三大升級:讓 ERP 從記錄系統進化為智能夥伴

AiGP 透過三大核心能力,徹底翻轉企業 ERP 的運作方式,首先,在營運提效方面,AI 數智員工能自動處理多項原本依賴人工的繁瑣任務,包含登打訂單、合約草擬、異常提醒、生產追進度與數據分析,將易錯且耗時的流程轉由 AI 分身接手,大幅提升效率與準確度。


其次,平台內建符合上市櫃標準的六大資安防護盾,提供全面加密、身分驗證整合、滲透測試與源碼掃描等多重保護,確保企業在導入 AI 的同時,也能維持高度的資料安全與合規性。


最後,AiGP 將 ESG 低碳管理融入日常流程。系統可自動蒐集日常排放數據,運用 AI 分析異常、提出建議,並協助追蹤年度減碳目標。讓過去繁重的碳盤查工作變得輕量且可持續,真正做到「知碳、控碳」一體化。


總結

AI 不該只是新科技,它應該是企業經驗的「永久封存器」,讓新人也能像老鳥一樣做事,讓流程不靠人記憶而是靠 AI 代代相傳,企業的下一次躍升,不在於買了什麼工具,而在於選擇什麼平台、用什麼方式讓 AI 真正落地。


📢 好康全面啟動

\ 只要填寫問卷,立刻獲得抽獎資格 /

✨抽出20位幸運兒,送你 500 元全聯禮券!快來手刀填問卷,下位中獎者就是你!✨


AI數智驅動

2,636 Followers

數智驅動是基於知識封裝的未來工作模式,透過數智驅動的概念與技術,為企業帶來全新的運行模式,本頻道將帶您了解數智驅動如何賦能企業加速轉型

系列活動

《Workflow老客升級AiGP說明會》企業升級新典範:從數位化基石邁向智慧營運

2025/11/14(五)~2025/12/23(二) 14:00~15:30

知識主題
數位技能
AI製造業應用
AI科技新知
經營管理
AI企業應用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