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管理

碳盤查

碳中和

當減碳成為國際趨勢,企業要具備哪些減碳思維?

當減碳是全球必須積極謹慎面對的議題時,各國、企業之間該如何展開行動呢?

作者

莊馥綺

892

・2023/03/17

2050淨零排放議題

農曆春節期間,兩波超冷寒流接連報到,不只台灣,中國、日本、韓國甚至阿富汗都籠罩在極度低溫中。少至數十人,多至百人被凍死,而這樣的「致命寒流」恐將成為「新常態」! 二月底美國中西部再度受到大型冬季風暴的襲擊,目前使得當地關閉數百間學校、超過2000個航班停飛。這些現象讓全球各國深感於氣候變遷對環境、人類生存和國家安全的威脅愈來愈大,根據經濟部資料顯示全球已有130多國提出「2050淨零排放」的宣示與行動。

 

台灣現況

台灣也在2023年2月公布施行《氣候變遷因應法》:明定2050淨零排放目標入法,且未來環保署將採「碳費先行,銜接碳稅」,並視國際實施歐盟碳邊境條整機制(CBAM)狀況,評估碳稅徵收與否,設立溫室氣體管理基金,用於執行溫室氣體減量及氣候變遷調適

 

金管會配合政府2050淨零碳排目標,擬定「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訂定上市櫃公司溫室氣體盤查資訊揭露時程。

 

▲ 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圖來自金管會網站)


環保署也為了持續擴大與強化溫室氣體排放源排放量之管理,從112.1.1起,國內全廠(場)化石燃料燃燒之直接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及使用電力之間接溫室氣體,年排放量合計達2.5萬公噸二氧化碳以上的製造業者,要在113年8月底前完成111年度溫室氣體排放量盤查登錄。

 

各國政府紛紛祭出降低氣候風險的淨零脫碳辦法,而企業該具備那些思維,才有辦法跟上淨零排放這台列車呢?

 

 

企業如何面對「碳」議題可以怎麼做?

想要推動淨零,並不是只要一兩間企業進行碳盤查就可以,而是要整個供應鍊都接受完整盤查, 才能一步步井然有序地做到碳中和、淨零碳排。以下就讓我們簡單瞭解淨零碳排的順序吧!

 

STEP 1碳盤查

企業減碳目的不同,盤查的規範也不一樣,舉例來說,像是環保署納管的事業、金管會指定接露對象,或是供應鏈要求、自願接露的,每一個盤查的規範都不一樣。

 

由於盤查是一項相當浩大的工程,相關作業流程和所需要的數據是需要公司各部門一同提供,因此最好是由高階主管啟動、成立組織,確保盤查作業順利推動,在詳細瞭解盤查範圍邊界設定、排放源類別、如何使用環保署或經濟部網站建置的排放量計算工具等,並將盤查方法、數據、程序、系統、假設、估算方式等詳細記錄,未來可以提供外部做查證依據。

 

 

目前碳盤查相關國際標準有:能源管理ISO50001、組織型碳盤查ISO14064、產品型碳盤查ISO14067。

 

STEP 2 擬定碳管理計畫

確認企業的碳排後,就可以設定短、中、長期各階段的時間和目標(短期目標時間為一年)。利用科學基礎減量倡議(SBTi)計算在全球碳預算的情境下,特定產業、特定公司合理的排放(減碳)額度

 

STEP 3 進行碳減量

1.提升能源效率、綠能使用

除了導入能源管理系統來統整資源、提升產能,甚至是使用再生能源,像是太陽能、購買綠電,但要怎麼證明企業生產或使用的電力是來自再生能源呢?「再生能源憑證」就是綠電的一種生產履歷證明,而台灣目前採取的是「電證合一」制度,如果想要購買綠電憑證,就要同時購買相同電量的綠電。

 

2.打造低碳製程

想要減少碳排,將低製程碳排放量就是關鍵點,只要降低各種浪費,不僅可以減碳,還能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益,做到環境永續。

 

3.循環經濟

環保署定義出3R的概念減少廢棄物產生(Reduce)、重複使用(Reuse)、回收再利用(Recycle),就是為了達到沒有廢棄物產生的目標。

 

4.供應鏈管理

要求整個供應鏈都進行碳盤查、實施減碳措施。

 

STEP 4 碳抵換

「碳抵換」就是指企業透過支持或資助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的計畫,從而彌補日常活動產生的碳排放對氣候變遷的影響。

 

碳權顧名思義就是「排碳的權利」,是讓國家或企業可以計算減碳總量,根據碳權所產生的方式不同,又可以分成:總量管制與交易、自願性市場產生的碳權這兩種,而後者時常被企業用作碳抵換(Carbon Offset)的手段。

 

STEP 5 碳中和

當企業或組織的「碳排放量」與「碳清除量」相等時,即達成碳中和。

 

 

當國家、企業、組織想搭上淨零排放這趟列車時,就需要碳盤查、規劃淨零排放路徑、採用綠能等方式,盡量降低本身的溫室氣體排放,而目前針對無法降低的碳排部分,可以再尋求購買碳權用來進行碳抵換,直到技術發展足夠改善現況。


更多IT+OT關鍵應用都在這裡,趕快手刀報名起來~


能源管理延伸閱讀

能源管理系統如何幫助工廠節約能源?

能源管理像是天方夜譚?物聯網自動化讓你輕鬆實現!


參考資料:KPMG經濟部2050淨零排放NET ZERO TRACKER行政院:臺灣2050淨零排放全國法規資料庫:氣候變遷因應法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行政院環保署:環保新聞專區企業節能減碳資訊網

企業碳思維

KPMG

延伸閱讀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