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22
陳昭妤
46
當科技遇上醫療,能成就什麼樣的理想?創立近20年的圻逸科技,從精密的視覺技術出發,讓一顆顆微型鏡頭走進手術室、長照機構、甚至轉化為穿戴裝置,不僅改變了醫療現場的日常,也拯救了萬千性命。今年開始,他們要為下一階段的成長整備步伐,透過系統升級,迎向海外擴廠、前進IPO等全新里程碑。
用科技挽救生命,已不再只是空想。
2009年創立的圻逸科技,長年鑽研機器視覺技術,致力設計、製造微型相機模組,將產品廣泛應用於醫療與工業領域,如拋棄式內視鏡、醫療手術機器人影像系統、長照醫療監控、醫療穿戴式影像裝置等。
當超高齡化已成迫在眉睫的課題,圻逸科技持續用各式研發,落實「讓科技挽救生命」的想像,也為台灣乃至世界醫療,打造更多值得期待的可能性。
2021年,「Albert行腳醫生-多科別內視鏡」讓圻逸科技拿下金點設計獎,其採用可攜式高解析觸控螢幕,將大型儀器縮小到掌中,透過高解析度鏡頭,讓醫生快速看清病灶,加上能更換不同科別的鏡頭,實現一機多用的技術。去年,再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陽明交大醫學工程研究所合作研發「微型耳鼻咽喉內視鏡」,獲得國家新創獎。
這16年間,圻逸持續精進Camera module技術,為邁入超高齡化的台灣社會投入力量,用科技真正提升了醫療品質,成為產業裡的亮眼新星。
2025年,是圻逸科技快速發展的一年,除了擴廠至馬來西亞,也將朝IPO上市公司前進。
隨著公司規模擴張,版圖延伸至海外、產品品項增多,系統升級自然也成了重中之重。尤其在拓展至馬來西亞後,因多角貿易延伸的生產細節勢必更多,包括生產流程應由哪一方起單,是業務抑或採購?又該發給哪一邊的公司承接?種種單據程序都將較先前更繁複。
而若要朝IPO前進,財報處理上也須更細緻,以達到IFRS國際財務報導準則。每一筆進貨單、銷貨單都須符合內稽內控;製造前後的物料庫存與報廢流程也都必須詳加規劃,才能在成本管控與財務統整上更有效率。在前往IPO的路上,為配銷、製造與財務等面向打造更符合國際標準的健全體質,已是勢在必行。
有鑑於此,圻逸科技決定將現有的鼎新Smart系統升級至Workflow,在既有基礎上擴充更多細緻的功能,以因應營運需求。
「這應該是溝通過程數一數二順暢的案子。」回憶和圻逸科技合作的七個月,鼎新顧問劉冠妤說,圻逸早在2018年就開始使用鼎新ERP的Smart系統,對方資訊長已相當熟稔各類功能,因此在升級到Workflow系統時,少去了初步磨合的陣痛期。
「他們內部橫向溝通也很順暢,若某個功能需跨部門開會討論,通常當天就能召集進行,對進度推進很有幫助。」
即便是系統升級,鼎新顧問也不馬虎,先就圻逸當前在意的幾個痛點進行討論,爬梳出配銷、製造與財務三個專屬面向,並就其中的細節規畫適合的升級內容。
|重整品號編碼|
隨著時間演進,圻逸科技研發的產品趨向多元,如過往推出的多為機器零件,但近幾年販售的是更為完整的模組與產品,原先的品號、客戶、供應商等編碼原則都已不適用現下情境,在庫存與配銷管理上形成一大困擾。
因此輔導初期,鼎新團隊先花上數日,和圻逸內部確認編碼與品號如何調整,才能不影響既有的使用習慣,又能在未來具備一定的編輯擴展性。
而在重整與盤點過後,圻逸的系統內部有許多重複的供應商名稱,「可能採購單位在初期先建了一個供應商檔案,後續財務單位要付款時又建了同個廠商的檔案,透過這次導入Workflow,把整個資訊做了更精細的重整與刪修。」
|生產履歷追溯|
醫療用內視鏡是圻逸重點商品,而醫療產品特別強調溯源問題,必須清楚掌握製程履歷。Workflow系統中的「序號管理模組」 便賦予每個成品一組序號,未來若產品發生問題,直接搜尋序號即可找到同批生產的產品,加速排查召回,減少公司損失。相較過往以人工追蹤生產批號,耗時又費工,新功能追溯起來更快也更清楚。
|完善報廢流程|
在生產製造過程中,圻逸過往在報廢流程上沒有太精細的著墨,導致成本被低估;廢料直接進倉庫,逐日積累NG品項,當有重製需求想調料使用時,卻無法精準掌握料況。在升級後的Workflow系統中,鼎新團隊特別針對圻逸的痛點困擾問題做出規劃。
「我們發現,工作員會將生產中做壞的材料退至存貨倉,但如果當下就能判斷這些材料無法重修,那應該直接反映在當期的生產成本。」 因此新系統將確定的廢料改以「退料單」入到非存貨倉,如此更能準確反映當期成本,也有助於管控當前料況,不會出現料帳不一致的缺失。
|精準記錄損耗率|
此外,過往新建BOM物料清單時,未設定損耗率,以致每次開工單皆需手動調整,Workflow系統裡的損耗率欄位,可讓圻逸依不同的現場狀況提供數據,直接設定損耗率,減少人工調整,降低出錯率。
「其實先前的Smart系統就有損耗率欄位了,但過往客戶可能沒有特別注意,這次在他們提出相關問題時,我們就在新系統裡把這個功能拉出來,也是因為有針對他們需要的議題深入討論,才能發現這個需求。」
|建立成本結算程序|
在改善配銷與製造面向的問題後,連帶也提升了財務的成本結算效率和精準度。這回透過Workflow系統建立嚴謹的成本結算程序,包括每日的單據例行檢核、每周異常檢視、每月底統一關帳,以利次月初就能順利結算成本,讓財報更為清晰且具系統化,也更符合IPO需求。
透過三個面向的完整升級,鼎新為圻逸重塑了管理流程,建置起符合內稽內控的企業流程與簽核機制;各類資訊工具的導入,也減化了人力與重工問題。讓整體決策訊息透明化,大大提升了營運效能。
創立近20年,圻逸科技仍舊抱持著想為台灣醫療盡一份力的初心,也展現出「科技,不只能改變生活,還能拯救生命。」的成果。
從技術升級、產品多元化,乃至擴廠海外,圻逸不斷成長,希望以產量與品質回應更多業界需求。但往前衝刺的同時,穩定的後勤支撐亦不能少。透過內部系統智慧升級,他們已整備好腳步,要邁向更宏遠的下一階段,成為台灣醫療與工業界最強力的後盾。
智慧製造趨勢所
2,380 Followers
延伸閱讀
智慧製造趨勢所
2,380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