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職場退休年紀延長至68歲,高齡生活因此會更快樂嗎 ?

2025-08-11

43

本文探討中高齡族群面對退休年齡延後、財務規劃與社會期待的拉鋸,提醒「第三人生」不僅關乎金錢,更需維持健康與良好人際連結。作者提出七項策略,協助規劃退而不休的生活,發揮專長、建立正向社會關係,並以創新經營者心態迎接人生新篇章。

根據勞動基準法的規定,勞工的強制退休年齡為65歲,但勞資雙方可以協商延後退休年齡,68歲才退休非夢事。


但近期中高齡職涯諮詢議題,經常關心是何時退休,退休金請領最划算?甚至企業也想藉故汰換高年級員工形成不可公開的秘密。回歸個人生涯議題,到底得關心是個人,還是社會期待呢?


「如果是在 〔? 〕歲退休,你會打算如何走向專屬自己的第三人生?」

這是四、五年級生經常聚在一起作白日夢的話題!但同時也在接到孩子或父母的電話後,深深嘆了口氣!夢醒,自我解嘲作了結論「我看!到時候再說……」。


三明治世代延長賽,讓人生好似。看不見盡頭,倘若家庭或社會關係建立良好,卻是享受人生韻味最佳時刻,如何迎接或面對第三人生生涯綜合篇章,顯然是高齡社會人口積極討論仿效之話題。


何時要環遊世界呢?這是大家最常評選出的退休夢想之一。

退休人生議題中,確實豐足財務規劃影響晚年生活及醫療品質之選擇安排。若以全人角度做生涯決策,維持個人健康身心靈平衡,卻難以準備一次到位。


根據研究指出:人生「快樂心」其中之一,來自擁有持續性良善人際關係。

因此建議最佳策略可能為「退而不休」,幫自己找到能與社會正向連結的功能,盤點生涯諮詢個案經驗,社會關係角色應滿足以下條件:


1.規劃可安排固定時間投入–適性生活時間管理


2.執行具有貢獻性之任務–滿足個人社會性成就動機


3.能發揮個人優勢能力及經驗–啟動感恩回饋情感迴路


4.可獲得適當報酬感–社會交換過程獲得持續性動力


5.能滿足自我實現及傳承動機–提供社會支持性回饋角色


6.具備持續學習動力–培養好奇心及希望感知正向心理狀態


7.能建立互動性人際關係–情感合作交流促成更深遠社會影響力。


親愛的朋友!不管您設定退休年限,倒數5年或10年,或正享受退休生活Ing,鼓勵您更積極盤點人生可轉換之籌碼,藉人生主體性認知以「創新經營者」的企圖心,再次啟動精彩「終端」人生!

職場小雞湯

327 Followers

從職涯分析到網路創作,這裡集結各種圖文與深度內容,陪你探索未來工作的可能性,打造屬於你的成長路線圖。

文章作者

廖永祺

已意識到中年危機及職涯轉換需求嗎?我是一位有實戰且成功職涯轉換經驗的諮詢師。歡迎帶著好奇心一起聊聊。

知識主題
職場健康
人資管理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