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會否啟動第二回合關稅戰?

2025-08-25

86

美國8月起啟動對等關稅,並針對未赴美投資的科技大廠祭出高達300%芯片稅,引發全球供應鏈再洗牌。雖然股市短線反彈,但美上半年對墨、越、台、印等經濟體的貿易逆差占比已飆升至近六成,大陸比重則降至僅7.1%。在逆差持續惡化下,川普是否再掀新一波關稅戰,成為外界高度關注的焦點。

8月7日中午,美國對等關稅正式生效,與此同時,川普透露將對那些尚未在美建廠、投資或承諾擴產的科技大廠加徵300%芯片關稅。


雖然各主要股市及台積電股價聞訊後,紛以利空出盡、大漲甚或創高回應,但還是得注意,8月起開徵的對等關稅會否在Q4為美通脹迎來上行點,另值得注意的是,美人口普查局日前公布的美上半年對外貿易逆差數據顯示,美對墨越台印等四經濟體合計貿易逆差占比已躍增至59.93%。


誠所謂各人造業各人擔,當明年初、美2025年商品貿易逆差數據出爐時,台灣及一心想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墨越印等,可能得開始自行去面對川普所謂占盡美國便宜的挑戰。



兩個持續與不變

為縮減中美貿易逆差,2018年川普對中加徵平均近20%進口關稅,這期間美對中貿易逆差確實自最高峰的4,182億美元縮減至去年的2,954億美元,但就美整體對外貿易逆差數據而言,只能說川普完全白忙一場,因為自川普1.0啟動的七年來,陸出口出超仍持續增長,美貿易逆差卻持續惡化。


(一)陸貿易順差持續增長與創高

川普1.0時,美只對中加稅,但陸出口占全球貿易比重,反而從2015至2019年五年平均的13.1%跳升至去年的14.64%,同時2017至2024年的七年期間,陸出口出超以人民幣計仍逆勢增長66.03%及147.63%。


今年4月9日,美對等關稅開徵但仍唯獨未對大陸豁免。受此影響,4月起陸對美出口連兩位數下滑,以致上半年陸對美出口下滑10.9%、對美貿易順差下滑11%。


但值欣慰的是,陸整體出口靭性猶存、增長態勢不變,今年上半年,陸出口以美元計增長5.7%、以人民幣計增長7.2%;同期貿易順差更創歷史新高,達5,860億美元(已達去年全年的59.1%)。


(二)美貿易逆差持續惡化與擴大

近七年來,美對中貿易逆差確實如川普所願大幅縮減1千多億美元,但其整體貿易逆差縮減,不僅不如原先預期,甚至不減反增。


川普第一任總統時期,美商品貿易逆差自2017年的7,961億美元擴增至2020年的9,049億美元,拜登政府時期,再創新高達2024年的1.29萬億美元;今年4月9日,川普2.0對等關稅開始加徵,但美上半年商品貿易逆差仍持續惡化,擴大至6,897億美元(已達去年全年的54%)。



橋歸橋 路歸路

此前,大陸不僅是美第一大進口來源國、占美進口比重最高時達21.85%,對美貿易順差亦曾於2022年創下4千多億美元的歷史新高紀錄,並占大陸當年總貿易順差比重45%,因此一躍而為川普眼中所謂占盡美國便宜者。


但眾所周知,接美訂單然後在大陸加工的港澳台及外資,才是美主導全球市場、陸掌控全球工廠,這條全球最大供應鏈背後的主要受益者。


2018年美對中加徵關稅前,港澳台及外資占陸出口比重始終維持45%、甚至60%(2005年)以上,而今港澳台及外資占陸出口比重已大幅下滑至26.8%;與此同時,陸占美進口比重亦從此前的20%以上,下滑至今年上半年的9.5%與今年6月的7.1%。


也就是說,自川普2.0起,橋歸橋路歸路,台灣及一心想成為下一個世界工廠的墨西哥、越南及印度等,可能得開始自行去面對川普所謂占盡美國便宜之挑戰。



川普會否想敲響對等關稅第二回合鐘聲?

受港澳台及外資將生產基地從大陸移出之影響,今年6月,大陸不僅退居美第三大進口來源國地位、占美進口比重下滑至僅剩7.1%,單月對美貿易順差更跌破百億僅剩95億美元,創2004年以來的新低記錄,甚至比排名前四的墨加越台等,分別少了至少30至70億美元。


與此同時,墨越台印等四經濟體的合計對美貿易順差占比,亦從去年的33.30%大幅提升至今年6月的59.93%,其中墨西哥占美對外貿易逆差比重19.63%、越南占比19.28%、台灣占比14.72%,明顯遠高於大陸的11.10%,就連Apple供應鏈剛發揮效益的印度,亦從去年的3.83%跳增至6.31%。


因此,我們必須放在心上的是,對等關稅開徵半年後的明年初,當美2025年商品貿易逆差數據出爐時,川普會否想敲響對等關稅第二回合鐘聲?


原文連結

首席經貿觀測站

338 Followers

經濟可以說是國家大事,也是你的生活要事,無論企業的生產質量、個人的收支狀況,都有可能與世界各產業相互影響,連帶牽引著國家政策。首席經濟學家以深沉的思考邏輯和特有的觀點,與你分享所見所聞,一同來瞭解國際經濟趨勢及財經資訊,打開經濟新眼界。
知識主題
經濟焦點
關稅匯率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