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2-21
方方
1.6k
過去兩年來,疫情的影響強勢地改變人們的消費習慣,電商蓬勃發展,然而近來在疫苗問世,疫情趨緩的狀況下,近期可以觀察到,線下實體零售商機湧現,街上人潮回歸,實體通路不可取代的氛圍感營造,是讓消費者忍不住掏出錢包的一大關鍵。
當實體零售市場復興時,顯示逛街體驗仍是民眾消費習慣的一環,尤其是購買個人化商品如美妝保養、服飾配件類別商品,在實體店面內,消費者更能體驗試用與穿搭的樂趣,並藉由與店員良好互動,強化購物動機,也影響購物決策。歷經疫情洗禮,零售業者更能靈活運用科技,使用以往不曾運用的新概念或藝術,整合社群、電商管道,串聯線上線下,掌握住虛實融合的服務體驗,更融合消費者所需,提升消費者滿意度,維持顧客忠誠度。
每個人的身形比例各異,該如何在成衣中找到合適自己身形,將身材「隱惡揚善」的衣服呢?「愛要耐心等待,仔細尋找,感覺很重要。」以逛街買衣服來說,當消費者走進服裝店,付款前會先經歷試衣過程,確保挑選的服飾適合自己,但消費者在逛街過程中,找到好不容易看上眼的服飾時,試衣間卻大排長龍,大多數衣服也不方便直接套在身上試穿,消費者只能耐心等候,耗費消費者需要花費大量時間排隊,並在壅擠的的試衣間換衣服。
在這過程中多少也影響消費者的體驗舒適度,且在一般的服飾店當中,穿衣鏡有時是放在試衣間門外,消費者必須要走出試衣間才看得到衣服上身的模樣。由於試衣屬於個人私密行為,部分消費者因此有顧慮,反而降低試穿意願,影響後續成交,甚至讓消費者從此把逛街視為「又冗長又疲憊」的事情,印象大打折扣。
(延伸閱讀:不試穿也能買!免等待省麻煩 智能試鞋正夯)
「智能試衣鏡」其實也是購物空間的延伸,近來有服飾業者導入「智能試衣鏡」的使用,消費者只要上傳身形資訊和照片,就可以建立專屬化的「試衣模特」,擬真呈現布料質感和穿上身的效果,不用多次穿脫衣物,也可以透過螢幕確認衣物上身效果。
許多店家發現,若消費者在店內試穿第一件衣服不滿意,就會降低持續在店內逛的意願,減低消費意願,因此消費者若可以透過智能試衣鏡篩選,快速確認試衣效果,就能提高商品銷售成功率,減少退貨問題。「智能試衣鏡」的應用可同步滿足線上和線下同步行銷活動,化解服飾網購高退換貨率帶來的逆物流成本,甚至還能讓「智能試衣鏡」幫忙記下試穿的模樣,再透過存儲功能叫出試衣樣態,方便消費者兩相比對,提供更好的顧客購買體驗。
(延伸閱讀:時尚業超進化!從D2C邁向D2A?快跟上快時尚產業行銷新趨勢|今天聊什麼?)
同時,「智能試衣鏡」不僅能帶出商品試穿資訊和銷售資訊分析,方便顧客選購,還能深耕顧客關係。在線下通路的傳統試衣間內,為維護顧客隱私,試衣間是店家服務死角,若顧客有任何需求,都必須離開試衣間,找到服務人員尋求協助,但採用「智能試衣鏡」後則無此侷限。
再者,門店內的熱銷品常常賣到缺貨,但帳面庫存與貨品流通變化如果只按照定期盤點,店員很難掌握即時資訊,影響後續銷售推進,「智能試衣鏡」能結合數位化資訊管理,在消費者試穿時能提供商品資訊,並能顯示當下庫存數,或是連結商品存放位置,待顧客同意成交買單後,方便店員快速拿取商品,加速結帳速度。
「智能試衣鏡」還能協助品牌蒐集顧客資料,過去品牌給店櫃配貨只能按照經驗法則,然而流行服飾鞋款種類繁多,產品之間有時候是同款不同色,或是同款不同尺寸的細微差距,光憑經驗法則來預測配貨難免不夠準確,加上貨物流通速度快,存貨訂購太多怕會造成庫存積壓,訂少又怕補貨來不及造成缺貨,如果能利用顧客試衣,計算商品受到消費者青睞的頻率,進而歸納消費者有興趣的商品,還能推薦品項相關的搭配商品,增加顧客提袋率。
對品牌總部來說,這些數據也可以作為日後產品研發﹑進貨採購的依據,甚至發展出商品陳設與推廣銷售策略,使營收加速成長,而這些顧客紀錄數據,也可以讓品牌作為會員經營服務用途,讓品牌在顧客溝通上,更能了解顧客款式或顏色,再針對不同客群行銷,精確打中消費者的心,帶動顧客回流購買,也提高顧客對品牌的心佔率。
《相關文章延伸閱讀》
預測原來如此重要!應用AI智能預測來客數及銷量,有效提升營收還能降低成本!
流通全視界
2,687 Followers
延伸閱讀
流通全視界
2,687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