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7
張明杰
101
美國能以科技創新引領全球,靠的不只是技術與人才,更是風投資金與資本市場的強力支撐。如今,大陸也正企圖透過「十五五規劃」加速追趕,從量子科技到腦機接口,全力打造新質生產力。若要讓這場產業升級順利啟動,A股活絡與資金循環將成為推動科技創新的關鍵動能。
相較十四五規劃的科技自主與高質量發展,科技與創新接棒成為十五五規劃的新熱詞。據媒體統計,十五五規劃科技一詞共出現46次、創新一詞出現61次,此顯示自十五五規劃起,陸已準備藉由量子科技、生物製造及腦機接口等科技創新技術擔綱紛演新經濟增長點。
值得注意的是,觀諸美資本市場與科技創新近百年來的相互成就之旅,大陸要想快速走完美百年產業發展歷程,還是得讓A股先漲起來,因為唯有這樣,科技初創企業才能資金無虞。
日前橋水基金(Bridgewater Associates)的報告分析了美資本市場百年發展過程中,龍頭企業的演變。除了沒有台灣特有的代工型龍頭公司如台積電及電子五哥外,1920至2000年崛起的龍頭公司,不外乎石化、運輸、食品零售、製藥、汽車及資通訊消費電子等大型公司,而科技創新型公司,如雲端服務及AI等,則泰半出現於2000年之後。
而今,由大陸最近所公布的十五五規劃看來,如下圖所示,陸政府當局已企圖從1990年代的世界工廠(依託人口紅利及吸引外資政策)、2010年的成熟產業全球龍頭(依託規模經濟及低價策略聚焦全球南方),以及即將將開展的十五五規劃(量子科技與腦機接口等新質生產力),快速走完美百年產業發展歷程。
他山之石可以攻錯,美國之所以能成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除政府政策高素質人才外,風投資金和資產證券化等資本市場工具,對新創企業持續供血、強化新創企業風險分散能力更是功不可沒。
眾所周知,科技初創型公司必須面臨非常高的技術不確定性,不僅失敗率高,也僅有其中少數能獲得成功。也因此,除政府政策支持、優秀人才與美式創業精神外,科技初創企業若無風投機構及資本市場當後盾,即便有再好的技術與產品概念,也很難順利從實驗室走向市場,落地商用。
美風投產業歷史悠久,2004至2005年期間,美風投機構所募資金全球占比高近80%;另按數據提供商PitchBook公布的數據,2024年全球風險投資金額3,159億美元,其中美市場占比高近60%,另有近三分之一、即約1,010億美元資金流向AI領域。
至今年第三季止,全球風投總募資金大幅增長至3,668億美元,流向AI領域資金更來到逾半的53.2%,美風投市場流向AI領域資金占比甚至高達62.7%,顯示近年來來美AI產業之所以能呈跳躍式增長,風投資金厥功甚偉。
NYSE、NASDAQ及美國證券交易所係美三大主要證券交易所,不僅滿足了美高科技企業上市時的直接融資需求,更為風投機構投資初創企業資金營造完善退出渠道(美風投機構投資初創企業,從資金投入到IPO平均時長僅約五年)。
據Wind統計,2011至2024年,美三大交易所初次上市(IPO)和增發股票融資(SPO)總額1.73萬億美元,主要流向信息技術和醫療大健康行業,占比46%。
且值注意的,2010年美股前十大市值公司,科技巨頭僅蘋果、微軟、谷歌及IBM入榜且排名靠後,如今的當紅炸子雞NVIDIA、Meta及台積電等更均未入榜,但至2020年時科技股已跳增為六席,今年更大幅跳增為九席(含台積電)。凡此說明,大陸要想快速走完美百年產業發展歷程,A股市場的活絡與多頭行情,絕對是最重要也最不可或缺的一塊拼圖。
首席經貿觀測站
364 Followers
延伸閱讀
首席經貿觀測站
364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