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法取得影片資訊

一顆電錶的啟發:從感覺管理到數據節能的轉型之路(下)

2025-08-11

113

這一集,我們要把視角從理念帶到現場,看看當數據落地之後,現場文化與管理方式會如何轉變;同時,也會分享幾個真實案例與可複製的節能行動,幫助企業從「看見問題」到「持續改善」。

當數據落地,現場文化也會跟著變


上集《一顆電錶的啟發:從感覺管理到數據節能的轉型之路(上)》,我們聊到節能不一定要從最昂貴的設備開始,而是從最看得見的數據出發——一顆集合式智慧電錶,就能揭開企業真實的用電樣貌。它不只讓節能變得可量化、可驗證,更能在跨部門之間建立共識。


這一集,我們要把視角從理念帶到現場,看看當數據落地之後,現場文化與管理方式會如何轉變;同時,也會分享幾個真實案例與可複製的節能行動,幫助企業從「看見問題」到「持續改善」。


從數據看見改善,讓節能落地的三大關鍵

在導入集合式智慧電錶之前,很多工廠的管理討論都是「感覺派」——生產部覺得電費高是必要成本、設備部專注維修卻缺乏全局視角、管理部有壓力卻抓不到節電重點。直到電錶上線,數據第一次攤開來,大家才發現真正的問題:假日夜間基載偏高、空壓機長時間空轉、冷卻系統排程不合理。


那一刻,衝突開始轉化為共識。原本爭論「是不是誰忘記關機」的會議,變成討論「怎麼把夜間耗電降下來」。電錶,不只是裝在配電盤上的設備,而是跨部門的共同語言,讓節能第一次變成一場團隊行動。


三個可複製的節能行動

要讓節能不只是一次性的專案,而是可以持續優化的日常習慣,有三個步驟特別關鍵:

  • 數據掌握力:用電錶+可視化平台,先看清用電輪廓,掌握哪個區域、哪台設備、哪個時段耗能最高。
  • 設備診斷力:依據數據追蹤異常,例如空壓機漏氣、馬達效率下滑或夜間待機過高,並針對性檢修、升級或優化排程。
  • 管理執行力:建立跨部門的節能 SOP,把經驗轉成制度,確保改善措施能被長期維持。

這三個步驟,任何企業都能複製,重點是從「看見」開始,讓每一次調整都建立在證據之上。


成效驗證,用數字說話

數據的力量在於,它會讓成果變得看得見、算得清。像一家電子零件製造商,在導入電錶後六個月,總電費下降了約 7%,其中無塵室與冰水系統的用電效率提升了近 12%;另一個木材加工工廠,透過電錶與數據平台的監控,半年內能耗下降約 12%、碳排減少 7%。更重要的是,部門之間開始用同一份數據溝通,節能不再只是廠務的事,而是整個公司的事。


從一顆電錶開始的長期競爭力

節能不是砸錢換新系統才做得到的事,而是從看見、理解、行動這三步開始。集合式智慧電錶的價值,不只是幫你記錄數字,而是改變現場文化——讓管理從揣測變成憑證據,讓跨部門從各自為政變成協作共贏。


別再靠感覺管電,靠得住的是數據。從一顆電錶開始,讓每一度電的故事都被看見,節能就不只是口號,而是企業的長期競爭力。


最新活動、企業參訪等活動資訊,隨時更新,頻道收藏起來準沒錯!

🔥馬上點擊右上角訂閱 活動期間再抽K幣🔥


系列活動

【ESG 數位轉型系列活動】數位 x 節能 x 永續|解鎖企業綠色實戰地圖

2025/08/26(二)~2025/08/26(二) 13:30~16:30

知識主題
碳盤查與碳足跡
綠色能源
能源管理
設備數據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