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新常態,如何讓產能不中斷? (下)

2022-01-12

編輯:楊于嫺

楊于嫺

169

提升數位化能力,不論世界局勢混亂與否,都能贏得先機,要怎麼做到呢?

本文依據疫情新常態,如何讓產能不中斷?影片整理。影片全長約52分鐘,本文從36分15秒開始整理至結束。


延伸閱讀:《疫情新常態,如何讓產能不中斷?(上)》、疫情新常態,如何讓產能不中斷?(中)

-----------------------------------------------------------------------


3.提升數位化能力


疫中疫後維運 從數據可視出發

建立數位化營運管理,包含生產指示、作業指導、生產報工、異常預警、遠距維修….等工作項目,都應該重新透過數據的方式,去看整體企業的運作。當只能看著眼前的電腦螢幕,呈現什麼數字資訊,但數字怎麼算出來的?怎麼變動?都是非常關鍵的。


企業對遠距運維,維持公司運作是有熱切期待,可是熱切期待的第一步,必須知道現在是什麼狀況?現在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了解現在運作到哪裡,才能知道接下來該做什麼事情。所以資訊可視化變成非常重要,綜合前面相關調查和相關的工作的分配,可以歸類成幾類。


A 遠距調度:遠距接單、遠距研發、遠距排產、遠距採購、遠距物料模擬

B 遠距協同:遠距流程簽核、遠距會議

C 工作備援:遠距任務調度、遠距進度控管、遠距異常排除

D 通訊&資安:遠距資通訊、遠距資安



提升數位化能力,贏得先機

不論是在遠距辦公,或是多廠區、跨國協同的分工,落實各地的短鏈生產等等,都可能會面臨到的問題。


▊人機協同 : 少人化減少群聚接觸機會,增加調度彈性

通過數位化能力的建制,提升人跟設備跟系統之間的一個協同,減少人跟人接觸的機會,同時可以增加彈性調度。


▊掌中運籌 :  即時數據時時翻新、指揮、支援、調度,與生產現場同在

不是靠寫黑板,而是靠系統的運作機制,可以隨時去發佈一些新的工作、新的命令和新的過程調度。這些都可以透過數位機制,進行指揮調度、追蹤查詢。


▊ 數位優化 :  數位化設備妥善預防保養,減低異常干擾。數位化數據分析,校正修補計劃差距,逆轉劣勢,提升人均產值等。


未來可以通過這些數位資訊,可以進一步追蹤設備的變化狀況,透過設備異常的資訊顯示,確認需要進行設備的預防保養;或哪些設備的產值上有落差等等,可以做到監控跟調教。讓整個數位管控和人機協做,得到更好的保障。



不同角色在乎什麼製造現場的重要資訊?


■ 經營者、廠長:

工廠是否正常運作、整體產量、機台開關機的狀況並掌握每台機台執行的任務效率以及狀況。


■ 主管、組員:

當前加工區所有進行中的度狀況,有異常的顏色標記,並且顯示對應的作業員。


■ 會議溝通:

本周達成量、計劃量、實際量、是否符合計畫、分析每天產量趨勢,瞭解延遲原因與不良原因,做為追蹤使用。



提升數位化能力,不論局勢混亂與否,都能贏得先機

大多數公司想獲取得完整的數據,所以必須開始建設數位化進程中的基礎建設,才能傳遞這些資訊。這樣才可在遠距或是隨時隨地的情型下,都可以讓管理或後勤單位都可以掌握這些數據,不管是所謂的現場發生的一些異常狀況可以做預警,工作有延遲的狀況,生產的數量、完工的數量、生產狀態、機台的狀態等等。


數據回饋,提升現場督導靈活度、異常處理時效

 ■ 建立線上通報系統(APP/看板)

 ■ 建立即時訊息連結(機聯網)

 ■ 建立數位化生產平台(人在家中仍可掌握全局)


透過可視化掌握數據,提前預防、降低變異性

 ■ 異常提前預防降低故障率

 ■ 故障時遠距排除問題,減少停機影響

 ■ 人機協同下人力的影響降低,減少稼動變化幅度


掌握即時數據,能夠提升現場的靈活度和異常的處理、做好提前的預防,和降低問題發生的機率。要掌握什麼樣的數據,才能達到快速靈活應變的製造現場呢?又是什麼會造成資訊上的不透明、不及時、不正確呢?可以透過搜尋Tony老師過去的影片,就有一些相關產業的知識說明喔!


延伸閱讀:

疫情新常態,如何讓產能不中斷?(上)

疫情新常態,如何讓產能不中斷?(中)

疫情新常態,如何讓產能不中斷?(下)


專家介紹

梁湘宜 元山科技工業 副總經理

蘇景峯 鼎新電腦 智能製造暨行業戰力中心 專家

周哲仲 鼎新電腦 知識學院副總

智慧製造趨勢所

2,166 Followers

製造業要如何做到數位轉型? 數據如何驅動智慧製造? 在這裡,我們分享智慧製造的概念、架構和應用,和你一起深入了解,更多製造的智慧!
知識主題
交期/生產管理
溝通說服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