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加、政府減!930億補助迎戰關稅,產業如何爭取?

2025-09-05

1.2k

因應美國自 2025 年 8 月 7 日起,實施的 20% 暫時性對等關稅,政府延續4月「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所編列的930億元支援經費,也納入《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資金目的不單單在「止血」,更是要推動產業邁向智慧化、低碳化的契機。

臺灣自8月7日起適用20%「暫時性稅率」,並於8月7日起全面受理申請。


930億支持供應鏈對抗關稅

川普政府掀起的關稅戰,持續延燒。台灣對美稅率雖然從四月的32%往下調降,但仍帶來不少衝擊,政府也迅速啟動產業支持機制,確保產業能挺過風暴。


行政院修正《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將特別預算上限提高至5,700億元,其中在製造業領域,行政院通過總預算750億元,推出六大主軸、14項措施,其中「提升產業競爭力」「開拓多元市場」是兩大核心策略,協助企業從容應對挑戰。


《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 民生國安韌性特別條例》,圖片來源:經濟部



工業面向補助重點(6大主軸,14大措施,750億元)

一、提升產業競爭力

方案內容:

  • 補助企業進行研發創新及設備汰舊換新,包含雙軸轉型如低碳化、智慧化新設備或新產品購置)、技術加值(如利用新工法與材料開發高精密、高品質產品)、跨域整合行銷(如新產品認驗證、推廣展示及通路佈局)。


  • 補助範圍內,政府補助款原則上不超過總經費的50%,全新設備購置費最高可編列總經費的40%。


適用對象:受美國關稅影響之製造業企業,以中小企業為主。優先支持半導體、網通、機械、汽車零組件及傳統產業(如紡織、石化)。


申請資格:有工廠登記證的製造業、受美加增關稅影響(客戶展延或取消訂單、客戶要求吸收關稅、遭退運或其他具體事項)


補助標的:取得海外訂單或認驗證的新產品,升級類型包括雙軸轉型、技術加值、行銷協助和跨域整合。


預算規模:個案補助(僅中小企業可申請)每家最高500萬元,產業聯盟(2家以上企業聯合申請)最高4,000萬元。


圖片來源:產業競爭力發展中心


二、租稅優惠減壓

1、擴大研發與設備投資抵減

  • 研發創新:產創條例第10條提供研發支出投資抵減(當年度抵減率15%、分三年抵減率10%)。


  • 智慧轉型:產創條例第10條之1提供「智慧機械等設備投資抵減」,當年度抵減率5%、分三年抵減率3%,支出上限10億元。


  • 新創發展:產創條例第23條之1提供「有限合夥創投事業投資新創事業採擇優透視至合夥人課稅」及第23條之2提供「個人天使投資所得減除優惠」,減除率50%。


圖片來源:財政部提供


2. 擴大抵減適用

  • 因應科技進展、數位及淨零排放之雙軸轉型發展趨勢:修正產創條例第10條之1,適用範圍新增納入AI節能減碳項目,支出上限提高至20億元,並延長實施至118年底,持續優化產業結構達成智慧升級轉型,使企業提升競爭力因應國際情勢快速變化。


3.鼓勵資金挹注新創事業:

  • 第23條之1:出資額門檻由3億元調降為1.5億元、提高投資新創事業的比例門檻。


  • 第23條之2:放寬投資新創事業為成立未滿5年、調降投資金額門檻為50萬元及延長持股期間為3年,每年減除限額最高500萬元,其中投資一般高風險新創公司以300萬元為限。


圖片來源:財政部提供


當企業推動數位轉型與落實ESG時,常見幾大瓶頸:缺乏明確轉型路徑、數據分散難以分析、碳盤查制度尚未建立,以及仰賴人工彙整ESG數據導致效率低落。


面對這些痛點,企業不妨把「政府補助」視為轉型的加速器,透過專業顧問團隊的協助,把握建立企業韌性的好時機。例如,鼎新長期協助產業導入智慧製造與ESG數據管理,結合「碳總管平台」,可以協助企業快速建立範疇一到三的碳盤查流程,搭配能源管理系統抓出吃電怪獸,且提供跨部門盤點、系統串接、政策媒合與輔導送件等一條龍服務,幫助企業降低資訊斷層,同時整合轉型資源。如此一來,補助不只是單純補貼,而是真正推動企業「落實結果」的催化劑。


三、 安定就業

關稅衝擊一旦擴大,影響可能從產業蔓延到個別勞工。行政院也特別安排資源,從「人」著手,穩定就業結構,確保關稅衝擊不影響勞工就業。預計總經費約新臺幣150億元,後續會看關稅對勞動市場的影響,機動調整政策與經費規模。


1.勞工安心就業

  • 提供減班休息勞工最長12個月的薪資差額補貼,確保收入穩定。 鼓勵減班休息勞工參與培訓並核發訓練津貼,提升技能,薪資補助由3個月增至6個月。


  • 企業辦理在職訓練最高補助新台幣100萬。


2.青年接軌職場

「先僱後訓」方式,協助受影響企業提供工作崗位訓練,延長訓練期間以強化青年工作能力,企業最高可獲超過新臺幣100萬元補助。

申請條件:企業需提交青年培訓計畫,青年需完成實習課程。


3.主動訪視衝擊

主動聯繫關心受影響相關企業工會,並建立衝擊資訊回報合作網絡;同時掌握事業單位之人力變動情形及服務需求。


4.受衝擊再就業

針對受衝擊再就業,補助範圍將放寬產業別,雇主僱用獎助由每月5000元增加至6000元。


點擊圖片參加免費體驗活動,了解超強AI工具【關稅毛利模擬】的實際應用


四、開拓多元市場

鼓勵企業分散出口市場,降低對美國市場依賴(2024年美國占臺灣出口約30%)。


申請資格:依「出進口廠商登記辦法」登記之公司或商號,並於申請時提出受美國關稅政策影響情形說明及佐證資料。(多家聯合申請僅主導企業須有出進口廠商登記即可)


補助標的:針對新設展示中心、服務(維修)中心及發貨倉庫等實體據點,或新增代理商、經銷商等契約,單一企業每案補助上限500萬元,多家企業聯合申請(2家以上)每案補助上限2,000萬元。



政府子彈+專業火力,鼎新助攻企業智慧化升級

930億補助案到位,政府已經提供研發轉型的資源,但對企業來說,更關鍵是如何把「子彈」精準打到位。


特別當關稅、匯率等外在波動頻繁,應對客戶急單,傳統人工統整大量報表資訊、依靠老經驗來判斷,已經無法即時而精準的掌握成本與毛利。企業如果不善用數位工具,提高應變速度,很可能反而「做一單虧一單」,毛利被吃光。


鼎新的解決方案橫跨製造OT與IT,透過智慧製造系統(如MES、APS、iQMS、WMS)、ERP系統以及AI應用整合,協助企業爭取研發轉型補助,實現「智慧化」與「數據驅動」的關鍵轉型。企業不只可以用 sMES、WMS提升生產效率與倉儲精準度,也能導入 PLM,將產品生命週期全面數據化,開發高價值、高精密的新產品。


而透過AI 加值升級,企業更可以快速提高作業效率。例如,鼎新推出的生單助理,讓每天耗費150分鐘的單據處理,大幅壓縮至5分鐘,由系統自動辨識單據,自主對應訂單與設計圖變更。


AI多智能體平台」更結合眾多關稅小幫手,只要簡單輸入提問,就能立即掌握產品毛利臨界點,系統甚至能綜合客戶信用、原料庫存與產地風險,快速建議「分散產地」、「調整出口比例」或「重新議價」等接單對策。


簡單來說,政府提供資金,鼎新提供系統與方法,把「智慧化、數據化、永續化」真正落地,讓補助發揮最大效益。


延伸閱讀:拆解成本,看清毛利背後的真相AI幫你快速掌握毛利臨界點



建構韌性經濟,突破關稅匯率困境

行政院930億元「出口供應鏈支持方案」,不僅是應對美國關稅的短期措施,更代表台灣產業轉型的重大契機。面對國際貿易環境的劇烈變化,台灣企業必須從「以量取勝」轉向「以質制勝」,透過研發創新、數位轉型與多元市場布局,提升產品附加價值與國際競爭力。

欲了解更多補助細節及申請方式,請洽經濟部及勞動部各專案窗口,或關注各部會最新公告。


經濟部提供免付費諮詢專線0800-280-280,並設立網頁專區供業者查詢運用,如業者有任何申請問題,歡迎致電洽詢。


參考資料:財政部產業競爭力發展中心行政院經濟部


系列活動

《關稅最前線》從關稅匯率衝擊到營運轉機,省一塊就是賺一塊

2025/08/12(二)~2025/11/11(二) 15:00~15:40

知識主題
海外法規&財務
能源管理
跨境經營策略
關稅匯率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