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企業開始規劃南向布局,第一道難關往往不是市場或人才,而是「土地與建廠」的挑戰。 本集講師徐位敏以泰國為例,深入剖析企業在投資初期會遇到的實務問題,從選地、建廠到資金調度與風險控管,提供了一條具體可行的準備路徑。
進軍泰國的第一個十字路口就是:「買地自建,還是租廠拎包入住?」
對於不同產業,選擇標準並不一樣,若企業屬於輕資產、試水溫型態,租賃既有廠房不僅能降低初期成本,也具備快速進場的優勢,而若是重設備型產業或打算長期深耕,則建議考慮自建,因為土地資產具有保值性,且可依需求規劃彈性產線配置。
土地與建廠牽涉的資金龐大,企業需要預留充裕資金,並且當地貸款利率偏高,若能由母公司端提供資金或以境外融資方式操作,會更具效率,此外,工程階段常因地方法規、承包制度不同,造成成本失控或時程延誤,需提前與當地可靠顧問、設計與工程團隊合作。
在泰國建廠的流程可能牽涉不同層級的政府單位與工業區,包含水電申請、建築許可、消防標準等,不僅需要熟悉在地制度,也要有「制度對照表」的思維,對照台灣慣行流程與當地法規差異,避免日後卡關。
本集講師透過具體實務經驗,讓企業看見泰國市場潛藏的潛力,也揭示了投資初期常見的盲點,從「租or買」的抉擇、資金調度,到制度銜接的細節,企業若能掌握前期準備節奏,就能大幅降低建廠風險,提高落地成功率。
下一集,我們將前進越南,由台灣商會總會長簡明智分享在地第一手觀察,包括勞動力、市場趨勢、ESG挑戰與經營五大建議,敬請期待!
歡迎在下方留言互動,我們將針對大家最關注的議題持續推出後續內容!
【延伸閱讀】
地緣政治對企業東南亞布局有什麼影響?不懂就「南」上加「難」!
行業開麥拉
1,542 Followers
行業開麥拉
1,542 Followers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