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G

碳中和

電動自行車,綠能減碳的城市便捷優勢

降低使用的碳足跡,是生活中需要有意識的執行並選擇適當的工具,腳踏車產業在這波減碳趨勢中,如何運用台灣的既有優勢創造更多可能?

作者

吳欣珊

1.1k

・2022/09/06

台灣的完整產業鏈

作為曾經的自行車王國,台灣的自行車產業發展已有60多年歷史,是重要的傳統產業之一。以具有完整的產業鏈為優勢,在1950年代從零件製造到整車裝配一氣呵成,提供內需使用,在1970年代廠商開始外銷,就此開始提升產量,在1998年達到外銷最高峰904萬台,卻在隔年開始反轉,萎縮至722萬台,2001年驟降為474萬台,而產值也從732億大幅縮水至415億元。因中國的廉價勞力及土地,在大廠將重心轉變至對岸的同時,零配件廠也跟著移轉,也導致當時市場認為自行車行業將淪為夕陽行業,未來無法生存。

 

產業升級的必要

這狀況也引發國內自行車大廠的憂慮,在2002年,兩大中心廠巨大及美利達號召11家主要零件廠,有了往高階自行車發展的共識,A-Team台灣自行車產業聯盟就此誕生。其導入了TPS豐田生產方式(重視成本降低、即時化生產、徹底排除浪費、追求生產效率、維持品質良好),也採取自動化及即時生產,將自行車產業鏈往高值化發展,產品線的高低階值做出區域劃分,低階成品於大陸製造,高階成品根留台灣,全面帶動產業升級,在2007年產值重新爬升到736億元,且逐年向上攀升。

 

減碳的未來趨勢

2015年開始,電動自行車市場逐漸萌芽,隨後環保議題及減碳趨勢的助攻下,電動自行車快速成長,城市亦大力鼓吹單車通勤。在2020年產值成長至245億元,相較2015年增加14.8倍,而一般自行車產值降至336億元,工研院預估最快在2025將產生黃金交叉,電動自行車產值將超過自行車,電動化早已成未來趨勢。

 

VanMoof身為電動腳踏車新創,被外界喻為腳踏車界的特斯拉,最後選擇台灣做為電動腳踏車的生產基地。

 

創辦人出身荷蘭,在城市騎車的舒適愜意,在紐約、巴黎等大城市卻見不到單車通勤族的身影,因歐美城市與荷蘭相比,通勤距離更長、上下坡起伏大,且過於溼熱而導致人們仍選擇開車上下班,電動腳踏車可解決上下班不須狼狽通勤的窘境。原先為了解決單車夜間照明及失竊痛點,而推出重新設計過的頭燈及防盜鎖等配件,在荷蘭大受好評,卻沒有因此改變外國市場習性,也讓創辦人決定開始切入整車設計,但在市場上卻找尋不到適合的零組件。

 

過去腳踏車零件多半由Shimano(禧瑪諾)、Bosch(博世)這些巨頭把持,對於零件規格也早已固定規格供應給整車廠,品牌端的顏色及外型雖略有不同,但卻讓腳踏車功能受限,難以創新。為了重新設計及生產每一個零件,在來到台灣之後,找到願意接受少量且客製化的訂單供應商,加上在地設計師及製程工程師的通力合作,才終於讓VanMoof推出整車產品。

 

VanMoof電動腳踏車的賣點,具有完善的硬體防盜系統如警鈴、電子密碼鎖等硬體設施,透過連線,腳踏車能自動辨識車主、地位失竊、鎖死遭竊的車輛。透過AIoT解鎖許多對於過去腳踏車難以想像的功能。而台灣擁有最佳的製造優勢,當傳產型態逐步移至電子業時,台灣產業需要思考的是,在代工轉型路上的願景與未來減碳趨勢能否相輔相成,讓企業朝永續經營的路上前行。



淨零碳排相關延伸閱讀:

淨零碳排的第一步:碳盤查

淨零排放的最後一段路:碳捕捉

零碳建築的共生,材質的活用

資源循環,碳中和的必要歷程


淨零碳排與製造相關延伸閱讀:

產能及環保的兼容,數位化的綠能工廠

低碳產線的必要,ESG的前提

淨零碳排之前,低碳生態圈的建立


淨零碳排與其他產業相關延伸閱讀:

電動車的未來減碳,生產卻加速碳排?

飛行的碳排放影響巨大?疫後旅行的碳抵換之路

各國門面邁向淨零排碳的重要里程碑:機場碳認證ACA

減碳的旅行體驗,善盡ESG的未來旅遊循環

智慧港口,未來的海港運作趨勢



內文資料來源:

MIT品質保證,自行車王國再旺下個十年

單車界特斯拉VanMoof,為何亞洲唯一首選台灣?



就享知 | 就想知道的數位知識

每天10分鐘 | 豐富你的數位新知

延伸閱讀

我們使用本身的Cookie和第三方的Cookie進行分析,並根據您的瀏覽習慣和個人資料向您展示與您的偏好相關的廣告。如欲瞭解更多資訊,您可以查閱我們的隱私權政策